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相同質量的碳酸鎂和碳酸氫鈉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消耗的氯化氫一樣多B.碳酸鎂消耗的氯化氫少
C.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樣多D.碳酸氫鈉生成的二氧化碳少

分析 碳酸鎂和碳酸氫鈉的化學式分別是MgCO3、NaHCO3,可以看出: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NaH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23+1=24,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碳酸鎂和碳酸氫鈉的化學式分別是MgCO3、NaHCO3,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NaH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23+1=24,即碳酸鎂和碳酸氫鈉的相對分子質量相等;相同質量的碳酸鎂和碳酸氫鈉中含有的CO3一樣多.
A、碳酸鎂與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MgCO3+2HCl=MgCl2+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則相同質量的碳酸鎂和碳酸氫鈉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碳酸鎂消耗的稀鹽酸的質量多,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由A選項的分析,碳酸鎂消耗的稀鹽酸的質量多,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由上述分析,相同質量的碳酸鎂和碳酸氫鈉中含有的CO3一樣多,由質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樣多,故選項說法正確.
D、由C選項的分析,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樣多,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由化學式確定NaH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與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相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中學的學生在“國際化學年”中開展了以下趣味活動.
(1)“1+1<2”:將100mL酒精與100mL水充分混合后,體積小于200mL.用分子的觀點解釋這一現象:分子間有間隔.
(2)“白紙顯字”:取一張白紙,用酚酞寫字,晾干后放在盛有濃氨水的試劑瓶口,立即顯示出紅色字跡.這一表演應用氨水的化學性質是氨水顯堿性.
(3)“指紋鑒定”:向指紋上噴硝酸銀溶液,指紋汗液中含有的氯化鈉會轉化成氯化銀不溶物.寫出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gNO3+NaCl=AgCl↓+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以下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
A.堿類物質一定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B.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酸雨就是指pH<5.6的雨水
D.pH=0的溶液既不顯酸性,也不顯堿性,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是甲、乙兩種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線示意圖,據此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C.
A.乙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只有在t1℃時,甲和乙的溶解度才相等
C.把乙飽和溶液的溫度從t2℃降至t1℃時,有晶體析出
D.甲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曲線交點M表示的含義是:在t3℃時,甲、乙溶解度相等.
(3)t2℃時,甲、乙兩份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甲<乙.
(4)t2℃時,將甲、乙兩份飽和溶液升溫至t3℃,則升溫后他們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相等.如果降溫至t1℃呢?相等.
(5)t2℃時,向50g水中加入40g乙,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質量為80g.
(6)t3℃時,甲溶液從N點轉變成M點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劑.
(7)乙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甲,提純乙的操作方法是:配成t2℃時的飽和溶液,然后降溫結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塊狀石灰石和適量稀鹽酸反應至氣泡不再逸出后,測得其殘留液pH 等于2.此時取反應后澄清溶液10g,逐滴勻速滴入10.6%的碳酸鈉溶液,若1秒滴入0.1g碳酸鈉溶液,用pH數字探測儀連續(xù)監(jiān)測,得曲線如下[pH為縱坐標,時間s(秒)為橫坐標]:
(1)若向殘留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石蕊試液會變紅;
(2)實驗中,曲線B點之前澄清溶液中的離子有鈣離子、鈉離子,氯離子;
(3)C點時溶液中有多少白色沉淀?
(4)CD段上升的原因是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且碳酸鈉溶液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試驗中,不小心將酒精燈碰倒在桌面上燃燒起來,合理簡單的滅火措施是( 。
A.用水沖滅B.用嘴吹滅
C.用濕布鋪蓋D.用泡沫滅火    器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為某醫(yī)用葡萄糖注射液的一部分,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0.
(2)葡萄糖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6:1.
(3)200mL該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質的質量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實驗操作能夠達到目的是(  )
ABCD
鑒別NaCl、Na2SO4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探究大理石分解產物探究燃燒條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實驗回顧】圖1是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

(1)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2)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氣壓減小,燒杯中水倒吸到集氣瓶.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操作規(guī)范,用量筒測量進入瓶中水的體積,能粗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問題提出】有實驗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低于7% 時,紅磷就無法繼續(xù)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置結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
【實驗改進】
Ⅰ.根據鐵在空氣中生鎊的原理設計圖2驗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
Ⅱ.測得實驗數據如表
測量項目實驗前實驗后
燒杯中水的體積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集氣瓶(扣除內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體積/mL80.054.5126.0
【交流表達】
(1)鐵生銹過程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首先是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Fe(OH)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Fe+2H2O+O2=2Fe(OH)2
(2)根據上表數據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20.2%(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髙的原因是:
①鐵的緩慢氧化使集氣瓶中的氧氣消耗更徹底,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②測量時考慮到導管容積和扣除內容物后的集氣瓶容積,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