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0.在化學實驗室,某小組同學實驗時發(fā)現(xiàn)一瓶沒有密封好的NaOH已經結塊.
【提出問題】結塊后的固體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固體為碳酸鈉猜想二:固體為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固體中有碳酸鈉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
【查閱資料】
 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2NaC【進行實驗】從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體,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將溶液分三等份分別裝入A、B、C三支試管,進行如下實驗.
同學們根據實驗現(xiàn)象,認為結塊固體中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實驗分析】
(1)根據同學們的實驗結論,三支試管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分別是A中溶液變紅,B中有氣泡產生,C中溶液變渾濁;B試管中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2)同學們得出的結論是不正確的,原因是碳酸鈉溶液呈堿性,A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后變紅,不能證明原固體有氫氧化鈉.
【實驗設計】為進一步確定固體的成分,請寫出你設計的實驗方案取少量結塊固體于試管(或燒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靜置后,向上層清液(或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則結塊固體中有氫氧化鈉,否則,無氫氧化鈉.
【實驗反思】
(1)試劑瓶中的固體結塊的原因可能是氫氧化鈉吸水潮解.
(2)在溶解固體時放出了一定的熱量,依據此現(xiàn)象有同學認為該固體中一定有氫氧化鈉,為驗證該同學的結論是否正確,還應該進行的實驗是取碳酸鈉固體將其溶解,觀察是否有放熱現(xiàn)象.

分析 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進行解答;
【實驗分析】(1)無色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鹽酸可以和碳酸鹽反應生成氣體,而氯化鋇可以和碳酸鹽反應生成沉淀;可以據此解答;
(2)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溶液都呈堿性,可以據此解答;
【實驗設計】為了確認氫氧化鈉的存在,必須先除去碳酸鈉,可以據此解答;
【實驗反思】(1)根據氫氧化鈉的性質來分析;
(2)同樣要排除碳酸鈉的干擾,即選擇碳酸鈉固體來完成一個對照實驗即可.

解答 解:氫氧化鈉容易潮解,然后會和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而生成了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
【實驗分析】(1)根據同學得出的結論可以知道:三支試管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分別為:A中溶液變紅,判斷了氫氧化鈉的存在,B中有氣泡產生,C中溶液變渾濁,判斷了碳酸鈉的存在;
(2)碳酸鈉溶液也呈堿性,可以使酚酞變紅,所以不能僅僅根據A中溶液變紅來判斷氫氧化鈉的存在;
【實驗設計】了確認氫氧化鈉的存在,必須先除去碳酸鈉,根據碳酸鈉的性質可以設計實驗為:取少量結塊固體于試管(或燒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靜置后,向上層清液(或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則結塊固體中有氫氧化鈉,否則,無氫氧化鈉.
【實驗反思】(1)氫氧化鈉吸水易潮解,而變硬;
(2)為了碳酸鈉的干擾,取碳酸鈉固體將其溶解,觀察是否有放熱現(xiàn)象.
故答案為:CO2+2NaOH═Na2CO3+H2O;
【實驗分析】(1)A中溶液變紅,B中有氣泡產生,C中溶液變渾濁;Na2CO3+2HCl═2NaCl+H2O+CO2↑;
(2)碳酸鈉溶液呈堿性,A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后變紅,不能證明原固體有氫氧化鈉;
【實驗設計】取少量結塊固體于試管(或燒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靜置后,向上層清液(或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則結塊固體中有氫氧化鈉,否則,無氫氧化鈉;
【實驗反思】(1)氫氧化鈉吸水潮解;
(2)取碳酸鈉固體將其溶解,觀察是否有放熱現(xiàn)象.

點評 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賞析問題情景,找到實驗探究的反應原理,以及計算所要用到的數據;再根據實驗的反應原理,利用所稱取的樣品進行實驗探究,分析推斷出該物質的組成成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是一瓶無色無毒的純凈氣體
猜想檢驗該氣體實驗步驟現(xiàn)象及結論
此氣體可能是
氧氣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木條復燃

是氧氣
任何物質都應一分為二的看待,寫出你所猜的氣體對人類有益的一面:供給呼吸對人類有害的一面:具有氧化性,能使金屬生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對相關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在純堿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后溶液變藍
B.向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淀
C.雙氧水分解時放出熱量
D.聚氯乙烯在空氣中灼燒有刺激性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去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傳播世界多個國家,我國已發(fā)現(xiàn)也有這樣的病例,這說明甲型H1N1病毒分子( 。
A.非常活潑B.質量很大C.不斷運動D.不斷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從圖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同
B.t1℃時100g甲的飽和溶液中含有40g甲
C.t2℃時,往100 g水中加入90 g甲,充分攪拌后得到190 g甲的溶液
D.t1℃時甲、乙、丙三者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CO和C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B.化學變化伴隨有能量變化,所以有能量變化的一定是化學變化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都是氧化物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高錳酸鉀是一種鹽,可溶于水,溶液顯紫紅色.教材上有一個“估算高錳酸根離子的大小”的實驗,某同學按教材實驗步驟操作如下:
①取一小粒高錳酸鉀晶體(實驗室用的高錳酸鉀晶體粒徑為1~3mm),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并估算其體積為V mm3;
②將該高錳酸鉀晶體溶解在有10mL水的試管1中;
③從試管1中取出1mL溶液,將其加入有9mL水的試管2中(第一次稀釋);
④從試管2中取出1mL溶液,將其加入有9mL水的試管3中;
⑤以上述方法繼續(xù)稀釋高錳酸鉀溶液,到剛看不出高錳酸鉀溶液的紫紅色為止時,共稀釋10次.
特別提示:已知在第9次稀釋時,還能看出溶液呈淡紫紅色.此時10mL溶液中有1 000個高錳酸根離子.該數據可作為本實驗的估算比較標準.請回答以下問題:
(1)在取1mL高錳酸鉀溶液時,若俯視量筒讀數,則所取溶液的體積.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mL.
(2)下列教材中的哪一個實驗,與本實驗方法相似C.
A.驗證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D.探究物體所受浮力與排開水的關系
(3)要提高該實驗估算的準確度,下列哪兩種改進方法一定正確AB.
A.在一支試管中加入蒸餾水作為無色標準,與稀釋后的溶液加以比對
B.每次稀釋時都從試管中取2mL溶液,將其加入有18mL水的試管中
C.將高錳酸鉀晶體放入盛有蒸餾水的量筒中,根據量筒中液面變化,測量其體積
D.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小粒高錳酸鉀晶體的質量,根據其密度計算出體積
(4)按該同學實驗方法估算高錳酸根離子的大小約是$\frac{V}{{10}^{12}}$mm3.(用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

(1)①使空氣中CO2含量減少的原因是CaO+CO2$\frac{\underline{\;400℃\;}}{光照}$CaCO3(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上述設想的優(yōu)點有AB(填字母序號).
A.原料可循環(huán)利用B.有效利用太陽能C.可全天候使用
(2)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研究發(fā)現(xiàn)NH3燃燒的產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的應用前景.請寫出NH3燃燒的化學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6H2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2017屆九年級第二輪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為減緩海水對鐵質海輪外殼的腐蝕,制造海輪時,會在海輪船底四周鑲嵌比鐵更活潑的金屬。下列金屬適宜船底鑲嵌的是

A. Zn B. Pt(鉑) C. Cu D. Pb(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