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高錳酸鉀是一種鹽,可溶于水,溶液顯紫紅色.教材上有一個“估算高錳酸根離子的大小”的實驗,某同學按教材實驗步驟操作如下:
①取一小粒高錳酸鉀晶體(實驗室用的高錳酸鉀晶體粒徑為1~3mm),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并估算其體積為V mm3;
②將該高錳酸鉀晶體溶解在有10mL水的試管1中;
③從試管1中取出1mL溶液,將其加入有9mL水的試管2中(第一次稀釋);
④從試管2中取出1mL溶液,將其加入有9mL水的試管3中;
⑤以上述方法繼續(xù)稀釋高錳酸鉀溶液,到剛看不出高錳酸鉀溶液的紫紅色為止時,共稀釋10次.
特別提示:已知在第9次稀釋時,還能看出溶液呈淡紫紅色.此時10mL溶液中有1 000個高錳酸根離子.該數據可作為本實驗的估算比較標準.請回答以下問題:
(1)在取1mL高錳酸鉀溶液時,若俯視量筒讀數,則所取溶液的體積.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mL.
(2)下列教材中的哪一個實驗,與本實驗方法相似C.
A.驗證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D.探究物體所受浮力與排開水的關系
(3)要提高該實驗估算的準確度,下列哪兩種改進方法一定正確AB.
A.在一支試管中加入蒸餾水作為無色標準,與稀釋后的溶液加以比對
B.每次稀釋時都從試管中取2mL溶液,將其加入有18mL水的試管中
C.將高錳酸鉀晶體放入盛有蒸餾水的量筒中,根據量筒中液面變化,測量其體積
D.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小粒高錳酸鉀晶體的質量,根據其密度計算出體積
(4)按該同學實驗方法估算高錳酸根離子的大小約是$\frac{V}{{10}^{12}}$mm3.(用式子表示)

分析 (1)根據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分析;
(2)根據本實驗研究的方法分析;
(3)根據實驗的目的:要提高該實驗估算的準確度堿性分析;
(4)先用一定方法測量并估算出高錳酸鉀晶體的體積V; 再用一定方法測量并估算出高錳酸鉀晶體中高錳酸根離子(MnO4-)的個數n(從原液到第一次稀釋,稀釋了10倍,從第一次稀釋到第二次稀釋,稀釋了100倍,依次稀釋9次,稀釋了109倍,則n÷109=1000);則 一個高錳酸根離子(MnO4-)的體積大小為:$\frac{V}{n}$mm3;.

解答 解:(1)俯視液體,看到的讀數偏大,但量取的實際體積正好偏小,故填:小于;
(2)本實驗方法用“估算比較標準”的方法來做的實驗,在四個課本實驗的選項中只有用pH試紙通過間接的粗略測定溶液的酸堿度,與本實驗方法與相似;
(3)要提高該實驗估算的準確度,可以在一支試管中加入蒸餾水作為無色標準,與稀釋后的溶液加以比對,這樣可以準確判斷溶液的顏色變化,控制實驗的次數;
每次稀釋時都從試管中取2毫升溶液,將其加入有18毫升水的試管中,稀釋的倍數是一樣的;
利用體積計算的公式用托盤天平無法稱量一小粒高錳酸鉀晶體的質量,根據其密度計算出體積;
而將高錳酸鉀晶體放人盛有蒸餾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液面變化不大,所以不能提高該實驗估算的準確度,
(4)高錳酸根晶體的體積為Vmm3;高錳酸根離子的個數為:1000×109=1012;則高錳酸根離子的大小為:$\frac{V}{{10}^{12}}$mm3;
故答案為:(1)小于;(2)C;(3)AB;(4)$\frac{V}{{10}^{12}}$mm3

點評 本題屬于信息題的考查:量筒的使用、依據實驗的目的堿性分析選擇,在做“估算高錳酸根離子大小”的實驗時,需要明確測定的原理,即V/n;能夠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太陽能路燈(如圖所示)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城市道路的兩旁.節(jié)約能源的同時減少了環(huán)境的污染,是實現“低碳生活”的一種典型措施.請你根據圖中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不銹鋼、鋁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中的合金(填純金屬、合金、);一般來說,合金與組成它的純金屬相比,其性能會發(fā)生改變,改變之一是硬度大(寫出一點即可);
(2)鋁合金燈殼長期使用能耐腐蝕的原因是4Al+3O2═2Al2O3(用化學方式表示)
(3)各組成材料中屬于單質的是銅(填名稱,一個即可);請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證明鋁比銅活潑2Al+3CuSO4=Al2(SO43+3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生活中的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廚房的食用鹽B.鋁合金門窗C.食品袋里的氮氣D.康師傅礦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在化學實驗室,某小組同學實驗時發(fā)現一瓶沒有密封好的NaOH已經結塊.
【提出問題】結塊后的固體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固體為碳酸鈉猜想二:固體為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固體中有碳酸鈉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
【查閱資料】
 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2NaC【進行實驗】從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體,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將溶液分三等份分別裝入A、B、C三支試管,進行如下實驗.
同學們根據實驗現象,認為結塊固體中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實驗分析】
(1)根據同學們的實驗結論,三支試管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分別是A中溶液變紅,B中有氣泡產生,C中溶液變渾濁;B試管中現象產生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2)同學們得出的結論是不正確的,原因是碳酸鈉溶液呈堿性,A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后變紅,不能證明原固體有氫氧化鈉.
【實驗設計】為進一步確定固體的成分,請寫出你設計的實驗方案取少量結塊固體于試管(或燒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靜置后,向上層清液(或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則結塊固體中有氫氧化鈉,否則,無氫氧化鈉.
【實驗反思】
(1)試劑瓶中的固體結塊的原因可能是氫氧化鈉吸水潮解.
(2)在溶解固體時放出了一定的熱量,依據此現象有同學認為該固體中一定有氫氧化鈉,為驗證該同學的結論是否正確,還應該進行的實驗是取碳酸鈉固體將其溶解,觀察是否有放熱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1)從圖中能獲取的信息是ACD.

A.分子之間有間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
C.水分子受熱運動速率加快               D.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
(2)興趣小組同學利用以下實驗探究氨氣的性質,下圖從左到右依次是實驗步驟及相應的現象.

根據上圖信息,能得出的結論有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氨氣易溶于水、氨水顯堿性.
解析:
①第一幅圖:氨氣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說明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
②第二、三、四幅圖: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試管后,試管內的氣壓減小,說明氨氣極易溶于水,且形成的氨水可以使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所以氨氣不能(填“能”或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3)在點燃條件下,A和B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①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②該反應中A、C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17:14.
解析:
①先寫出該反應中四種物質的化學式:A:NH3  B:O2 C:N2 D:H2O.
②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2N2+6H2O.
③根據化學方程式,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未知量,進行計算:17: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因果關系不成立的是( 。
A.因為稀有氣體通電會發(fā)出各種顏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霓虹燈
B.因為氧氣能支持燃燒,所以可用作燃料
C.因為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所以常用于食品防腐
D.因為水不支持燃燒、蒸發(fā)時能吸收大量熱,所以常用于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以下是根據一些反應事實推導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號化學反應事實影響反應的因素
A木炭在純氧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反應物濃度
B水要通電才能分解,而雙氧水加入二氧化錳就迅速分解催化劑
C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fā)生反應而在高溫時能與氧氣反應反應溫度
D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超細納米銅粉在空氣中易燃燒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Mg+O2 $\frac{\underline{\;點燃\;}}{\;}$MgO2B.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C.3Fe+2O2 $\frac{\underline{\;點燃\;}}{\;}$Fe3O4D.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區(qū)級聯考】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qū)2017屆九年級5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加熱銅與濃硫酸的混合物實驗時,發(fā)現生成了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和藍色溶液,進行如下探究活動.

[查閱資料]①某些不活潑的金屬(如銅)能與一些強氧化性的酸(如濃硫酸)發(fā)生反應,生成水而不生成氫氣,同時生成二氧化硫和銅鹽.②硫酸銅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

[分析討論]⑴對于生成的藍色溶液,小東認為可能是Cu(NO3)2溶液,小楠認為不可能Cu(NO3)2溶液,而可能是硫酸銅溶液,小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寫出銅與濃硫酸共熱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東根據化學方程式說,該方法適用于以銅為原料大量制取硫酸銅,小田認為不適宜,你能說出小田的一個理由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問題]上述藍色溶液中有無硫酸剩余?

[實驗論證]小坤認為可向藍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觀察有無沉淀產生,經大家討論后

該方案被否定,你覺得否定該方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評價]⑴有同學提問:為什么不可以用石蕊試液來進行檢驗?你的回答是_________.

⑵同學們發(fā)現:將足量的銅和足量的濃硫酸置于容器中加熱,一段時間后,反應會逐漸變慢,最后反應停止,你能說出反應停止的原因嗎?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