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物質(zhì)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CO2氣體B.氫氣C.食用油D.CaCO3

分析 根據(jù)溶液的定義和特征分析判斷物質(zhì)放入水中能否形成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分散到另一種物質(zhì)中,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質(zhì)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會形成溶液.

解答 解:A、CO2氣體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符合題意;
B、氫氣難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所以不符合題意;
C、食用油不能溶于水,把食用油放入水中只能形成乳濁液,所以不符合題意;
D、碳酸鈣不能溶于水,把碳酸鈣放入水中只能形成懸濁液,所以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 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記住常見物質(zhì)的溶解溶性的知識是判斷能否形成溶液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下列物質(zhì):①液氮,②氧化銅,③石灰水,④鐵絲,③氯酸鉀,⑥干冰,其中:
(1)屬于混合物的是:③;(填序號)
(2)屬于氧化物的是:CuO、CO2;(填化學式)
(3)屬于非金屬單質(zhì)的是:N2(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有①冰水混合物、②空氣、③液氧、④氯酸鉀、⑤二氧化碳、⑥鐵、⑦氖氣、⑧過氧化氫溶液等物質(zhì),請用序號填空: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是②⑧,屬于化合物的是①④⑤; 屬于單質(zhì)的是③⑥⑦; 屬于氧化物的是①⑤. 能支持燃燒的單質(zhì)是③,常溫下呈氣態(tài)的是②③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下表是某同學畫出的部分原子結構示意圖.請回答問題: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NaMgAlSiPClAr
原子結構示意圖
(1)上表中空缺的元素符號是Na,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2)在化學反應中,鋁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鋁離子,鋁離子的符號是Al3+
(3)磷原子核外有15個電子,原子核中有16個中子.
(4)鍶元素(Sr)的兩種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

圖2所表示的粒子符號是Sr2+.下列同圖1具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如圖3的有C.
(5)在各20g的下列四種金屬中,原子個數(shù)最多的是D.
A. Cu      B.Fe       C.Zn       D.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基,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我們每個人都要關心水、愛護水,節(jié)約用水.
(1)我國規(guī)定生活飲用水的水質(zhì)必須達到下述四項指標:
a.不得呈現(xiàn)異色b.不得有異味c.應澄清透明d.不得含有細菌和病毒.
其中“c指標”可以通過過濾操作達到.
(2)生活中可以通過加熱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zhì),某同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凈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色素和異味.
(4)水的用途廣泛,許多化學實驗中用到水,請你列舉一例作為溶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酸堿反應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有密切的關系.
(1)由于人的胃里有鹽酸,因此胃液分泌過多會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氫氧化鋁的藥物可緩解病痛.其治療的化學原理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Al(OH)3+3HCl═AlCl3+3H2O.
(2)做饅頭發(fā)酵面團時,會產(chǎn)生乳酸等有機酸,蒸饅頭前需加進適量的純堿或小蘇打等堿性物質(zhì),它們相互作用產(chǎn)生了CO2氣體(填化學式),使蒸出的饅頭疏松多孔;若加入的堿性物質(zhì)過多,可向面團或蒸鍋中滴加少許醋酸性的調(diào)味料,否則蒸出的饅頭會變澀,顏色發(fā)黃.
(3)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澀味,這是因為水果里含有鞣酸.脫澀的方法之一是:先用少量的水將生石灰化成石灰乳,該變化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2O=Ca(OH)2,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釋,取上層清夜,浸泡水果5至6天即可除去澀味.
(4)人被昆蟲叮咬后皮膚紅腫起泡,這是由于昆蟲在皮膚內(nèi)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把少許下表所列的生活常用品AC(填編號)涂在被咬的皮膚上,痛癢便會消失.
物質(zhì)ABCD
肥皂水食醋牙膏食鹽水
PH10397
(5)請你再舉出一種生產(chǎn)、生活中常見的利用酸堿反應的例子: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對相應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含9個質(zhì)子
B.
易形成陰離子
C.
陽離子
D.
 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的前后,總質(zhì)量是否發(fā)生改變?是增加、減少還是不變呢?
甲、乙、丙三名同學按下面的步驟進行探究:
(1)提出假設: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前后總質(zhì)量不變.
(2)設計并進行實驗:甲、乙設計的實驗裝置和選用的藥品分別如圖A、B所示,他們在反應前后都進行了規(guī)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

①寫出A、B兩個實驗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SO4+2NaOH=Na2SO4+Cu(OH)2↓、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丙進行了圖C所示的實驗,在一根用細銅絲吊著的長玻璃棒兩端,分別繞上粗銅絲,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燈給a端銅絲加熱數(shù)分鐘.停止加熱后冷卻,他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紅色變黑色,a端下沉.
(3)實驗結論:甲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zhì)量與反應物的總質(zhì)量相等;乙、丙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zhì)量與反應物的總質(zhì)量不相等.
(4)你認為甲的結論正確,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結論正確的理由是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是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成生成物的過程,在一切化學反應里,反應前后原子的質(zhì)量、數(shù)目、種類都不變,因此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必然相等.
(5)導致其他實驗結論錯誤的原因是B實驗中生成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去了、C實驗a端銅絲增加了氧元素的質(zhì)量.因此,如果有氣體參加的反應或者生成物中有氣體的反應,一定要設計反應在密閉裝置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用化學符號填空:
(1)兩個磷原子2P,氫分子H2,三個鐵離子3Fe3+;
(2)形成酸雨的氣體SO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zhì)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