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在探究堿溶液與酚酞作用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酚酞試液,溶液變成了紅色,可是過了一會紅色就消失了.這是什么原因呢?他們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分別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變質(zhì)造成的;
乙: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yīng)的緣故;
丙:可能是酚酞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yīng),使紅色消失;
丁:可能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小有關(guān).
(1)甲同學剛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學的否定,三位同學的理由是:如果酚酞試液變質(zhì),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時不會變紅色;
(2)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猜想也不正確,他的理由是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yīng)生成的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3)四位同學討論后認為要驗證丙同學猜想,還需作如下實驗,你知道其實驗?zāi)康膯幔?br />
實驗步驟設(shè)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1.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
2.在加熱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通過以上實驗,四位同學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溶液先變成紅色,過了一會紅色仍然消失.
(4)若丁同學的猜想正確,大家能設(shè)計實驗證明嗎?
實驗方法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分析 (1)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2)氫氧化鈉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yīng)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3)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時,能夠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氣;
在加熱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能夠防止空氣中的氧氣溶于溶液中;
(4)進行對比試驗要確定好常量和變量.

解答 解:(1)三位同學的理由是:如果酚酞試液變質(zhì),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時不會變紅色.
故填:如果酚酞試液變質(zhì),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時不會變紅色.
(2)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猜想也不正確,他的理由是: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yīng)生成的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故填: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yīng)生成的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3)實驗?zāi)康娜缦卤硭荆?br />

實驗步驟設(shè)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1.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氧氣
2.在加熱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防止空氣中的氧氣進入溶液中
(4)若丁同學的猜想正確,設(shè)計實驗如下表所示:
實驗方法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1.向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實驗現(xiàn)象:酚酞試液變紅色,一段時間后不褪色;
實驗結(jié)論:稀氫氧化鈉溶液不能使酚酞試液褪色
2.向5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實驗現(xiàn)象:酚酞試液變紅色,一段時間后褪色;
實驗結(jié)論:濃氫氧化鈉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褪色

點評 合理設(shè)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jié)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shè)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ch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選項中物質(zhì)的俗名和化學名稱表示同一物質(zhì)的是(  )
A.干冰 水B.生石灰  碳酸鈣C.蘇打 碳酸氫鈉D.燒堿  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探究環(huán)境溫度對過氧化鈉(Na2O2)與二氧化碳反應(yīng)的影響.
【猜想與假設(shè)】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在濕度較小的條件下不反應(yīng),只在濕度較大的條件下反應(yīng).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在濕度較小和濕度較大的條件下均能反應(yīng).
【查閱資料】
常溫下,過氧化鈉是淡黃色粉末.過氧化鈉能與鹽酸反應(yīng).
二氧化碳不溶于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ppm是含量的一種表示方法.
【實驗探究】
實驗一的步驟如下:
(1)用圖1裝置制取并收集較潮濕的二氧化碳氣體.錐形瓶中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其中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氫.

(2)如圖2所示,在三口瓶瓶口分別插入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帶鐵絲的膠塞.
(3)待二氧化碳傳感器顯示二氧化碳讀數(shù)穩(wěn)定后,用鐵絲戳破裝有過氧化鈉的塑料袋,使過氧化鈉粉末與潮濕的二氧化碳充分接觸,打開數(shù)據(jù)采集器,得到圖3、圖4.

該實驗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過氧化鈉在濕度較大的條件下與二氧化碳能反應(yīng).
(二)實驗二的步驟如下:
(1)用圖5裝置制取并收集較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其中固體干燥劑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三口瓶.

(2)如圖6所示,在三口瓶瓶口分別插入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帶鐵絲的膠塞.
(3)待二氧化碳傳感器顯示二氧化碳讀數(shù)穩(wěn)定后,用鐵絲戳破裝有過氧化鈉的塑料袋,使過氧化鈉粉末與較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接觸,打開數(shù)據(jù)采集器,得到圖7、圖8.

【結(jié)論與反思】
(1)小組同學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猜想2(填“1”或“2”)是正確的.
(2)分析圖3中相對濕度變化的原因是過氧化鈉與水能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在點燃蠟燭時,小紅發(fā)現(xiàn)有一根燭芯沾有食鹽的蠟燭比普通蠟燭燃燒的時間長一些.請你與小紅一起探究,并回答相關(guān)問題.
提出問題:鹽是否能延長蠟燭的燃燒時間?
猜想:①一定量的食鹽可延長蠟燭的燃燒時間;
②其他鹽也可以延長蠟燭的燃燒時間.
實驗探究:實驗一探究不同量的食鹽對蠟燭燃燒時間的影響
實驗方案:取6支相同的蠟燭,在其中5支的燭芯周圍分別放入不同量的食鹽,另1支做對照實驗,分別測定它們的燃燒時間.
實驗結(jié)果:
食鹽質(zhì)量(g)00.10.50.70.91.0
燃燒時間(分鐘)101518232527
燃燒穩(wěn)定性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易滅極易滅
實驗結(jié)論:分析所得實驗結(jié)果可初步得出兩點結(jié)論:
①食鹽可以延長蠟燭燃燒時間.
②所加食鹽并非越多越好,從此次實驗來看,加入0.7克時效果最好.
實驗反思
①此實驗方案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如(至少寫出一點):
進行三次實驗,取其平均值.
②你認為此實驗結(jié)果有什么實際應(yīng)用價值:
建議蠟燭制造工廠在燭芯周圍加入少量鹽以延長蠟燭的燃燒時間,節(jié)約資源.
實驗二探究不同種類的鹽對蠟燭燃燒時間的影響
要求:請參照實驗一,設(shè)計實驗方案和實驗記錄表格.
實驗方案:取6支相同的蠟燭,在其中5支燭芯周圍分別灑0.7克各種鹽,剩余的1支加入0.7克食鹽做對照實驗,分別測定出它們的燃燒時間.
實驗記錄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某實驗小組的四位同學在探究堿的性質(zhì)時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可溶性堿都能使酚酞試液變紅.他們想進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氫氧化鎂是否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為此,他們將適量的氫氧化鎂加入到盛有熱水的燒杯中攪拌,然后向渾濁的液體中滴加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酚酞試液變紅,可是過一會兒紅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學依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分別對上述酚酞試液變紅、紅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個偶然現(xiàn)象.
小東:可能是渾濁液體中的固體氫氧化鎂使酚酞試液變紅,氫氧化鎂沉降后溶液就變無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試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yīng),使紅色消失;也可能是氫氧化鎂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yīng)的緣故.
小紅:可能是在熱水中氫氧化鎂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離子較多,使酚酞試液變紅;過一會兒溫度降低,氫氧化鎂的溶解度減小,溶液中OH-離子變少,酚酞試液又變無色.
(1)對小明猜想“是個偶然現(xiàn)象”,四位同學都認為可以用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現(xiàn)象.他們的方法是:重復實驗.
(2)小花認為小東的猜想不正確,她從堿使酚酞試液變色的原因上給予了否定,小花的理由是固體氫氧化鎂中不含有自由移動的氫氧根離子,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
(3)四位同學討論后認為要驗證小花的猜想,還需做如下實驗,你知道其實驗的目的嗎?
實驗步驟設(shè)計目的
將氫氧化鎂加入到熱水中攪拌,滴入酚酞試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驗證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能否影響酚酞試液變色
(4)對小紅的猜想,實驗小組的同學設(shè)計了多種實驗方案進行證明.請你寫出其中一種.
實驗方法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相應(yīng)結(jié)果或結(jié)論
把相同質(zhì)量的氫氧化鎂分別放入盛有等量熱水的試管中,一個試管保持溫度不變,一個試管自然降溫保持溫度不變的試管中不褪色,自然降溫的試管中褪色熱水中的氫氧化鎂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冷水中的氫氧化鎂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物理變化過程中,分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
B.分子是由原子構(gòu)成的
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D.化學反應(yīng)的實質(zhì)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水分不蒸發(fā)、溫度不改變的條件下,將氯化鈉溶液放置較長時間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氯化鈉會沉降出來B.氯化鈉不會分離出來
C.氯化鈉可能變成其他物質(zhì)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大多數(shù)植物適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長,其pH范圍是5.0~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鐵暴露在空氣中會生銹.切開的蘋果放置不久,果肉上也會產(chǎn)生一層咖啡色的物質(zhì),也好象是生了“銹”一樣.某化學活動組對此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切開的蘋果“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猜想與假設(shè)】
猜想①:可能與空氣沒有關(guān)系,只是果肉內(nèi)的物質(zhì)自身相互反應(yīng)而“生銹”.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銹”;
猜想⑤:可能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作用而“生銹”的速度還與溫度有關(guān).
【查閱資料】蘋果果肉里的物質(zhì)(酚和酶)與空氣接觸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咖啡色的物質(zhì).
【實驗探究】針對以上猜想,活動組認為實際上可以排除.但他們?nèi)詫λ胁孪朐O(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進行了驗證,并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

請你完成下表中空余部分.
猜想實驗設(shè)計及裝置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猜想①A果肉表面不變色
猜想②C果肉表面出現(xiàn)咖啡色
猜想③D果肉表面不變色
猜想④E果肉表面未出現(xiàn)咖啡色
猜想⑤溫度高的先變色.
【得出結(jié)論】蘋果果肉里的物質(zhì)(酚和酶)與空氣中氧氣發(fā)生了反應(yīng),生成咖啡色的物質(zhì).
【反思與評價】在驗證猜想①時,同學們發(fā)現(xiàn),如果水不與空氣隔絕,果肉放在水中時間長了也會變色,其原因是氧氣溶于水,會慢慢氧化果肉.
【應(yīng)用】根據(jù)上述結(jié)論,要防止果汁變質(zhì),加工和保存果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工時使用保護氣和煮沸過的涼水,保存時加保護氣或抽出空氣且密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