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有甲、乙兩組化學學習小組探究中和反應.
甲組同學往一定體積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0%的鹽酸(室溫下),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出溶液的溫度與加入液體的體積關系曲線,如圖1所示:

(1)查得10%氫氧化鈉溶液密度為1.02g•cm-3,配制100mL這種溶液,需氫氧化鈉10.2g.
(2)根據(jù)圖1分析:當加入鹽酸體積為10mL時,表明NaOH與HCl恰好完全反應,此判斷的依據(jù)是中和反應放出熱量,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熱量最多.若要證明NaOH與HCl恰好反應,還可采用的方法有:用pH試紙測得pH為7.
(3)教材指出:酸與堿中和反應的結果是酸和堿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圖2描述的是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根據(jù)圖示信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微粒表示該反應的本質:OH-與H+結合生成H2O分子.
(4)乙組同學提出“將氫氧化鈉固體直接與10%鹽酸反應,以探究中和反應是否放熱,此提議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這樣就沒法確定放出的熱量是中和反應放出的,還是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出的.

分析 (1)根據(jù)溶液中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溶液的質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密度,由所要配制溶液的質量與質量分數(shù)計算配制所需要溶質質量;
(2)根據(jù)反應的溶液的溫度的變化曲線圖可以作答;
(3)根據(jù)中和反應的實質對化學式或離子情況進行判斷即可;
(4)根據(jù)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解答.

解答 解:
(1)需要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100mL×1.02g/cm3×10%=10.2g;
(2)根據(jù)圖1分析:當加入鹽酸體積為10mL,表明NaOH與HCl恰好完全反應,此判斷的依據(jù)是中和反應放出熱量,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熱量最多;若要證明NaOH與HCl恰好反應,因為NaOH與HCl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鈉溶液為中性,還可采用的方法有:用pH試紙測得pH為7;
(3)依據(jù)氫氧化鈉能夠電離出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鹽酸能夠電離出氫離子和氯離子,所以由圖可知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是OH-與H+結合生成 H2O分子;
(4)氫氧化鈉固體又稱“火堿”、“苛性鈉”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這樣就沒法確定放出的熱量是中和反應放出的,還是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出的.
答案:
(1)10.2;
(2)10;中和反應放出熱量,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熱量最多;用pH試紙測得pH為7;
(3)OH-與H+結合生成 H2O分子;
(4)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這樣就沒法確定放出的熱量是中和反應放出的,還是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出的.

點評 熟練掌握常見的堿和酸的性質,并能夠設計實驗驗證它們所發(fā)生的中和反應,注意設計實驗方案時要有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學習完“酸、堿、鹽的性質”后,老師將兩瓶未貼標簽的飽和石灰水、飽和碳酸鈉溶液分別標記為甲、乙.請你和同學們一起完成探究過程:
【設計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步驟①:甲溶液中觀察到現(xiàn)象A,
乙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
步驟②:底部有白色沉淀
步驟③:上層為無色透明的溶液 
【科學探究】
(1)碳酸鈉屬于鹽(選填“酸”、“堿”、“鹽”)類物質,其水溶液顯堿性.
(2)現(xiàn)象A是有氣泡產(chǎn)生,則甲溶液是碳酸鈉;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化學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復分解反應,步驟①乙溶液中溶質一定有氯化鈣.
(3)根據(jù)步驟③實驗現(xiàn)象則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鈉(酸堿指示劑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鈣為驗證可能含有的溶質,應該補充的實驗操作是取樣,滴加碳酸鈉溶液.
【定量分析】
(4)已知酚酞與硝酸銀不反應,同學們利用反應廢液缸中的上層清液來測定某硝酸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取上層清液,滴加硝酸銀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該硝酸銀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燃冰能燃燒是因為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B.泡沫滅火器可用于撲滅電器引起的失火
C.雨水呈酸性的雨就是酸雨
D.C02、CO、N02、S02都是有毒有害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2016年2月6日凌晨3:57:26,在臺灣高雄發(fā)生6.7級地震,這次地震造成大樓倒塌及大量人員傷亡.地震發(fā)生后往往會發(fā)生災后疫情,為了防止災后疫情出現(xiàn),防疫人員用過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鈉(NaClO)進行消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B.次氯酸鈉是氧化物
C.過氧乙酸為有機物
D.過氧乙酸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四個化學反應中,符合此漫畫情景的是( 。
A.H2+CuO═Cu+H2OB.Cu+CO═Cu+CO2
C.Fe+CuSO4═FeSO4+CuD.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2015年“世界環(huán)保日”中國主題為“低碳減排,綠色生活”,這一主題旨在倡導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隨手關燈,使用高效節(jié)能燈泡
B.自備購物袋或重復使用塑料購物袋
C.推廣利用太陽能、風能,緩解溫室效應
D.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快餐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課外小科約老師繼續(xù)探究鐵粉和硫粉反應的實驗:他們各自取一定量的鐵粉和硫粉均勻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網(wǎng)上,在其中插入燒紅的玻璃棒,反應立即發(fā)生.拿掉玻璃棒后,反應繼續(xù)劇烈進行,反應過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氣味的氣體X產(chǎn)生.反應結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體.老師得到的黑色固體不會被磁鐵吸引,而小科的卻會被磁鐵吸引.
(1)鐵和硫的反應是放熱(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2)氣體X的化學式為SO2
(3)對比老師的實驗結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體可能是有剩余的鐵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鐵.小科想驗證是否有鐵剩余.老師啟發(fā)小科:硫化亞鐵能與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硫化氫氣體,該氣體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于是,小科認為正確連接如圖所示的三個裝置并進行實驗,如果a處有水壓出,就能驗證有鐵剩余.
①小科依次連接各裝置的導管口:e→c→d→b→a.(填“c→d”或“d→c”)
②老師指出設計不夠合理,不能就此驗正猜想.請你幫小科說出不夠合理的原因:反應前錐形瓶中有空氣,加入稀硫酸時,瓶中一部分空氣會被排出.
于是小科改進了實驗設計,繼續(xù)進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并回答有關問題:
(1)用鎂粉做焰火: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
(2)“正常雨水”(不是酸雨)的pH<7,根據(jù)有關知識,解釋原因:CO2+H2O=H2CO3
(3)用稀鹽酸來除鐵銹:Fe2O3+6HCl═2FeCl3+3H2O,反應后溶液的顏色變化為黃色.
(4)用生石灰做干燥劑:CaO+H2O═Ca(OH)2,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2014年“六•五”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確定為“向污染宣戰(zhàn)”,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下列做法中不恰當?shù)氖牵ā 。?table class="qanwser">A.使用可降解塑料,以減少“白色污染”B.加高工廠煙囪,以減少二氧化硫對環(huán)境的污染C.運輸沙土的車輛蓋上苫布,以減少粉塵對空氣的污染D.農(nóng)業(yè)上提倡使用農(nóng)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nóng)藥,以減輕對水體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