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關(guān)鍵,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4)純堿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實驗儀器和實驗操作的有關(guān)問題.
(1)圖A中試管的用途是 .
(2)指出圖B中的錯誤操作的后果 .
(3)如圖C所示: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如圖D所示:量取47mL水時,仰視讀數(shù),所得水的體積數(shù)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也就沒有生機勃勃的地球.
(1)空氣主要由 (填寫物質(zhì)名稱)和氧氣組成,此外,還含有少量的稀有氣體.
(2)空氣中的各種成分廣泛應用于多個領(lǐng)域,其中氧氣一般儲存在 色的鋼瓶中.氧氣可用于 (填字母序號,下同),稀有氣體可用于 .
A.制造霓虹燈 B.醫(yī)療急救 C.充入燈泡中做保護氣
(3)為了保護空氣,在我國新頒布的《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中,基本監(jiān)控項目增設了PM2.5濃度限值,與該項監(jiān)測有關(guān)的是 (填字母序號).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顆粒物
(4)如圖所示的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
請補全下列實驗步驟:
a.按圖示連接好裝置;
b. ;
c.在集氣瓶內(nèi)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為五等分,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d.取足量紅磷放入燃燒匙中,點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e.待紅磷熄滅并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
②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水能進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 .
④若某同學在實驗后得出結(jié)論: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能得出此結(jié)論的實驗現(xiàn)象為 .不能用木炭代替紅磷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檢查集氣瓶里氧氣是否集滿的簡便方法是( )
A.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B.用鼻子聞氣味
C.用帶火星的木條平放集氣瓶口
D.用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括號內(nèi)除雜技的方法或試劑錯誤的是
A.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鐵吸引) B.CO中混有CO2(氫氧化鈉溶液)
C.CO2中混有CO(點燃) D.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在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時發(fā)現(xiàn),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guān),還與可燃物跟氧氣的接觸面積有關(guān).某實驗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請補充完整實驗報告.
實驗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有關(guā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A | 取少量硫點燃后放入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 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 |
取少量硫點燃后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 |||
B | 取粗鐵絲燒紅后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 不發(fā)生燃燒 | |
取細鐵絲燒紅后放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
通過比較A、B兩組對比實驗的現(xiàn)象,我們可以得出的規(guī)律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有關(guā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實驗室欲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有關(guān)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要吸收反應多余的二氧化碳氣體最好使用裝置D而不用裝置C,是因為 .
(3)小李同學在實驗室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X,X的化學式為 .
②小李同學將收集滿氨氣的集氣瓶倒扣在滴有無色酚酞的水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
③NH3是一種堿性氣體,干燥時不能選用下列干燥劑中的 (填序號).
A.固體氫氧化鈉 B.濃硫酸 C.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