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步驟 | 觀察到的現象 | 獲得結論 |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蕩 | 固體完全溶解,溶液變藍 | 黑色粉末均為氧化銅 | CuO+H2SO4=CuSO4+H2O |
反應前 | 反應后 |
玻璃管和內盛氧化銅粉末的總質量為62.0g | 玻璃管和內盛紅色粉末的總質量為61.7g |
玻璃管的質量為60.0g |
分析 【實驗驗證】(1)根據在實驗室中常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驗證二氧化碳氣體分析回答.
(2)根據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的生成物性質及驗證的方法分析排列的順序;
(3)根據木炭不與稀硫酸反應、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分析回答有關的問題;
【拓展探究】(3)根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計算分析紅色固體粉末的成分;
(4)根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過程及生成物的性質分析判斷有關的說法.
解答 解:【實驗驗證】(1)在實驗室中常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驗證二氧化碳氣體,所以裝置A中盛放的試劑名稱是澄清石灰水.
(2)由于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了氧化銅、二氧化碳和水,應首先加熱堿式碳酸銅,為了防止檢驗二氧化碳時溶液中的水對生成水的干擾,應先要驗證生成的水,所以,甲同學將裝置按BCA順序組合進行實驗;
(3)由于木炭不與稀硫酸反應、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所以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蕩,由固體完全溶解,溶液變藍,說明了黑色粉末均為氧化銅,反應的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拓展探究】(3)設一氧化碳完全還原氧化銅時生成銅的質量為x
CuO+CO$\frac{\underline{\;\;△\;\;}}{\;}$Cu+CO2
80 64
62.0g-60.0g x
$\frac{80}{64}=\frac{62.0g-60.0g}{x}$ 解得:x=1.6g<61.7g-60.0g=1.7g
所以,氧化銅沒有完全反應生成了銅,應有生成的氧化亞銅.
(4)A.由于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有毒,該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故A正確;
B.為了防止一氧化碳與空氣的混合氣體點燃時發(fā)生爆炸,所以先通入一會CO再加熱是為了排凈裝置中的空氣,故B正確;
C.由裝置圖中虛線框內的裝置的特點可知,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收集一氧化碳,故C正確.
D.排入到燒杯中的溶液不論是碳酸鈉的溶液還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溶液,都顯堿性.故D錯誤.
故答為:【實驗驗證】(1)澄清石灰水;(2)BCA;(3)固體完全溶解,溶液變藍;【拓展探究】(3)氧化亞銅和銅(4)ABC.
點評 本題以探究的方式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和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解答,可較好的訓練學生思維,提高知識的遷移使用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a(HCO3)2$\frac{\underline{\;\;△\;\;}}{\;}$CaCO3↓+H2O+CO2↑ | B. | BaCl2+Na2SO4=BaSO4↓+2NaCl | ||
C. | CuO+CO$\frac{\underline{\;\;△\;\;}}{\;}$Cu+CO2 | D. | 2Fe+3Cl2$\frac{\underline{\;點燃\;}}{\;}$2FeC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鐵粉(Fe2O3) | B. | K2SO4(K2CO3) | C. | NaCl(Na2CO3) | D. | 銀粉(銅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木炭和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瓶壁上都有水珠生成 | |
B. |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在更旺,生成的氣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
C. |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 |
D. | 在空氣中加熱銅絲,銅絲表面有黑色固體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車船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銹 | |
B. | 煉鐵的主要原料有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 |
C. | 銀是導電性最好的金屬,應該全面取代銅、鋁做導線 | |
D. | 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是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