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圖Ⅰ是小紅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在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于是小明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Ⅱ.

(1)乙燒杯和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進行對比.
(2)圖Ⅰ中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甲燒杯中的溶液變紅.圖Ⅱ中看到的現(xiàn)象是C試管中的溶液比B試管中的溶液變紅的快;
(3)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①分子是客觀存在,并總在不斷運動的,②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4)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后實驗的優(yōu)點是能盡量防止氨氣逸出,更能體驗化學變化的過程;能夠說明分子運動的快慢等.

分析 分子的運動是確實存在的,本題就是利用逸出的氨分子使酚酞試液變紅來證明分子的存在與運動的.在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給實驗創(chuàng)設了情景,從而為實驗的設計提供了事實依據(jù).通過實驗的改進減少了環(huán)境的污染,通過對比試驗增強了實驗結果的客觀準確性.

解答 解:(1)酚酞試液本身為無色,而當遇堿液時變紅,單獨放只盛有酚酞試液的試管,是想說明氨水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起到一個對比的作用,故答案為:進行對比;
(2)圖Ⅰ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甲燒杯中的溶液變紅.圖Ⅱ中看到的現(xiàn)象是C試管中的溶液比B試管中的溶液變紅的快,故答案為:甲燒杯中的溶液變紅;C試管中的溶液比B試管中的溶液變紅的快.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本題答案為:①分子是客觀存在,并總在不斷運動的,②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4)改進前能聞到刺激性氣味,是因為裝置氣密性不好,且同一溫度下不能說明影響分子的運動快慢的因素,而改進后的裝置則解決了這個問題,故答案為:能盡量防止氨氣逸出,更能體驗化學變化的過程;能夠說明分子運動的快慢等.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分子的存在與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設計對比試驗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據(jù)報道,太陽能光伏發(fā)電在上海世博會上得到大規(guī)模的應用,裝機容量超過4.68兆瓦.
(1)發(fā)展太陽能產(chǎn)業(yè)主要優(yōu)點是(填一點即可)無污染.
(2)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最關鍵的材料是高純硅,如圖是我市某多晶硅生產(chǎn)企業(yè)生產(chǎn)高純硅的流程示意圖:

發(fā)生的反應為:
①SiO2+2C $\frac{\underline{\;1600~1800℃\;}}{\;}$ Si+2CO↑   
②Si+3HCl$\frac{\underline{\;250~300℃\;}}{\;}$SiHCl3+H2
③SiHCl3+H2$\frac{\underline{\;1100~1200℃\;}}{\;}$Si+3HCl
Ⅰ在②反應中往往還需加入銀粉以加快反應速率,且銀粉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不改變,則銀粉在②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Ⅱ整個制備過程必須達到無水無氧.在H2還原SiHCl3過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爆炸.
Ⅲ為了達到綠色化學和節(jié)約資源的目的,上述流程中某化合物需要循環(huán)使用,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是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生活中常見的下列現(xiàn)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干冰升華B.木炭的吸附作用C.工業(yè)制氧氣D.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在學習了拉瓦錫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方法后,自己設計如圖所示的裝置,用來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1)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做好標記;
(2)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瓶內(nèi),塞緊橡皮塞;
(3)充分反應后,冷卻到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完全消耗完集氣瓶內(nèi)的氧氣.
②步驟(3)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水倒吸到瓶中,接近1/5刻度線處.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21%.
③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難(填“難”或“易”)溶于水和其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填“活潑”或“不活潑”)的結論.
④實驗中最終氣體減少的體積常常小于拉瓦錫測定的$\frac{1}{5}$,從裝置和操作的失誤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紅磷量不足(或未完全冷卻至室溫等).(寫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是小強自制的簡易凈水器,請回答:
(1)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起過濾作用,除去水中固體雜質(zhì);
(2)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等.
(3)請問經(jīng)過這一系列的凈化過程,得到的水不是純凈水(答是或不是)因為水中含有可溶性雜質(zhì);
(4)活性炭和石英砂之間的紗布所起的作用是即可以將石英砂和活性炭隔開又能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某同學先仰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shù)為19mL,傾倒一部分液體,又俯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為13mL,則這位同學取出的液體體積是( 。
A.等于6mLB.小于6mLC.大于6mL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為探究氣體X的組成,某興趣小組進行如圖所示實驗(固定裝置未畫出).
【資料在線】
①加熱條件下,氣體X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水和氮氣.
②堿石灰為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不與氣體X反應.無水氯化鈣可吸收氣體X.
③本實驗條件下,氮氣密度為1.15g•L-1,裝置內(nèi)空氣中的水與二氧化碳對相關數(shù)據(jù)測定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實驗步驟】
①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取一定量氧化銅,準確稱得其質(zhì)量為2.40g.
③按圖所示裝入藥品(其中B、C管中分別裝入的是足量堿石灰和足量無水氯化鈣),測量并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I(見表).
④連接A、B、C裝置,將氣體X緩緩通入一段時間后,連接上D裝置,讀數(shù)后開始加熱.當A裝置中氧化銅反應完全,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氣體X至玻璃管冷卻,再次測量并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Ⅱ(見表).
【實驗裝置】

【相關數(shù)據(jù)】
          數(shù)據(jù)編號
測量項目
I
玻璃管(含藥品)的質(zhì)量/g52.4051.92
B裝置(含藥品)的質(zhì)量/g102.00102.54
氮氣的體積/mL243.5
【回答問題】
①B裝置中氧化鈣吸水的原理為CaO+H2O=Ca(OH)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實驗過程中,當觀察到量氣管內(nèi)液面不再下降,說明氧化銅已反應完全,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氣體X至玻璃管冷卻的目的是防止灼熱的銅被氧化.
③分析實驗測量的數(shù)據(jù),生成水的質(zhì)量為0.54g,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0.48g.由此推知,氣體X中一定沒有(填“有”或“沒有”)氧元素.
④通過計算推導出氣體X的化學式為NH3;氣體X還原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3CuO$\frac{\underline{\;\;△\;\;}}{\;}$3Cu+3H2O+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對圖示模型理解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種單質(zhì)
C.反應中共有兩種元素參與,生成物可能為氧化物
D.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zhì)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十分有限的.人類生產(chǎn)、生活造成的水體污染加劇了水資源危機.常州市的水資源十分豐富,但作為常州明珠的滆湖、長蕩湖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我市水環(huán)境的主要問題之一.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指水體中含氮、磷的化合物過多,這些化合物是水生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養(yǎng)料.
①蛋白質(zhì)是主要的含氮污染物,蛋白質(zhì)在水中分解:蛋白質(zhì)→氨基酸→氨(NH3),氨在微生物作用下,與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亞硝酸(HNO2)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3O2$\frac{\underline{\;微生物\;}}{\;}$2HNO2+2H2O,亞硝酸進一步在微生物作用下與氧氣反應生成硝酸,并以硝酸鹽的形式作為水生植物的養(yǎng)料.
②含磷化合物主要來源于洗滌劑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洗滌劑中有一種成分的化學式為Na5PxOy,若P的化合價為+a,則a和x、y的關系是:a=$\frac{2y-5}{x}$.
③白天受陽光照射,充足的養(yǎng)料使綠藻等水生植物迅速繁殖,水體變綠,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是6CO2+6H2O$\frac{\underline{\;\;\;光照\;\;\;}}{葉綠素}$C6H12O6+6O2.晚間由于污染物耗氧和水生植物的呼吸作用,使水中的含氧量急劇下降,會造成魚類等水生動物因缺氧而死亡.另外,大量水生植物的殘骸腐爛分解出有毒物質(zhì),使水質(zhì)更加惡化.
(2)含酸、堿、重金屬離子的工業(yè)廢水也是重要的水體污染物.如果要處理某工廠產(chǎn)生的酸性污水,你建議用NaOH還是Ca(OH)2進行處理?為什么?氫氧化鈣;氫氧化鈣的價格低或NaOH堿性過強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