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天早晨,王老師從家出發(fā)步行前往學校,途中在路邊一飯店吃早餐,如圖所示是王老師從家到學校這一過程中所走的路程S(米)與時間t(分)之間的關(guān)系.
(1)學校離他家 米,從出發(fā)到學校,王老師共用了 分鐘;
(2)王老師吃早餐用了多少分鐘?
(3)王老師吃早餐以前的速度快還是吃完早餐以后的速度快?吃完早餐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1)1000,25;(2)10分鐘;(3)吃完早餐以后速度快,吃完早餐后的平均速度是100(米/分)
【解析】試題分析:(1)由于步行前往學校,途中在路邊一飯店吃早餐,那么行駛路程S(米)與時間t(分)之間的關(guān)系圖象中有一段平行x軸的線段,然后學校,根據(jù)圖象可以直接得到結(jié)論;(2)根據(jù)圖象中平行線x軸的線段即可確定王老師吃早餐用了多少時間;
(3)根據(jù)圖象可以分別求出吃早餐以前的速度和吃完早餐以后的速度,然后比較即可得到結(jié)果.
試題解析:
(1)學校距他家1000米,王老師用25分鐘;
(2)王老師吃早餐用了20-10=10分鐘;
(3)吃完早餐以后速度快,
(1000-500)÷(25-20)=100(米/分).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點O,A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0,l,將線段OA分成1000等份,其分點由左向右依次為M1,M2…M999;將線段OM1分成1000等份,其分點由左向右依次為N1,N2…N999;將線段ON1分成1000等份,其分點由左向右依次為P1,P2…P999.則點P314所表示的數(shù)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中,AB=AC,點D,E分別在直線AB,AC上,且∠DEC=∠DCE
(1)如圖1,點D在線段AB上∠A=90°,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邊與斜邊之比為,求證:
(2)如圖2,若點D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A=60°,求證:EB=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 乙兩家超市以相同的價格出售同樣的商品.為了吸引顧客,各自推出不同的優(yōu)惠方案: 在甲超市累計購買商品超出 300 元之后,超出部分按原價八折優(yōu)惠;在乙超市累計購買商品超出 200 元之后,超出部分按原價九折優(yōu)惠.設(shè)顧客預(yù)計累計購物 元( 300)
(1)請用x 的代數(shù)式分別表示顧客在兩家超市購物所付的費用;
(2)試比較顧客到哪家超市購物更優(yōu)惠? 說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從熱氣球C處測得地面A,B兩點的俯角分別是30°、45°,如果此時熱氣球C處的高度CD為100米,點A,D,B在同一直線上,則AB兩點的距離是( )
A.200米
B.200 米
C.220 米
D.100( )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BC中,∠ABC=90°,點D在BC的延長線上,且BD=AB,過點B作BE⊥AC,與BD的垂線DE交于點E.
(1)求證:△ABC≌△BDE;
(2)△BDE可由△ABC旋轉(zhuǎn)得到,利用尺規(guī)作出旋轉(zhuǎn)中心O(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進一步了解七年級800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情況,體育老師抽取七年級男女各25位學生進行一分鐘跳繩次數(shù)測試,以測試數(shù)據(jù)為樣本,繪制出部分頻數(shù)分布表和部分頻數(shù)分布直方圖.如下所示:
組別 | 次數(shù)x | 頻數(shù)(人數(shù)) |
第1組 | 80≤x<100 | 6 |
第2組 | 100≤x<120 | 8 |
第3組 | 120≤x<140 |
|
第4組 | 140≤x<160 | 16 |
第5組 | 160≤x<180 | 6 |
請結(jié)合圖表完成下列問題:
(1)表中的,跳繩次數(shù)低于140次的有人,則
(2)請把頻數(shù)分布直方圖補充完整;
(3)若七年級學生一分鐘跳繩次數(shù)(x)達標要求是:x≥120.請估算七年級學生達標人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一次函數(shù)y=mx+n與正比例函數(shù)y=mnx(m,n為常數(shù),且mn≠0,n>0)的圖象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請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nèi)容,完成下面的證明:
如圖①如果AB∥CD,求證:∠APC=∠A+∠C.
證明:過P作PM∥AB.
所以∠A=∠APM,( )
因為PM∥AB,AB∥CD(已知)
所以∠C= ( )
因為∠APC=∠APM+∠CPM
所以∠APC=∠A+∠C(等量代換)
(2)如圖②,AB∥CD,根據(jù)上面的推理方法,直接寫出∠A+∠P+∠Q+∠C= .
(3)如圖③,AB∥CD,若∠ABP=x,∠BPQ=y,∠PQC=z,∠QCD=m,則m= (用x、y、z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