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正方形ABCD的頂點A的坐標為(﹣1,1),點B在x軸正半軸上,點D在第三象限的雙曲線y=上,過點C作CE∥x軸交雙曲線于點E,則CE的長為( )
A. B. C. 3.5D. 5
【答案】B
【解析】
設點D(m,),過點D作x軸的垂線交CE于點G,過點A過x軸的平行線交DG于點H,過點A作AN⊥x軸于點N,根據(jù)AAS先證明△DHA≌△CGD、△ANB≌△DGC可得AN=DG=1=AH,據(jù)此可得關于m的方程,求出m的值后,進一步即可求得答案.
解:設點D(m,),過點D作x軸的垂線交CE于點G,過點A過x軸的平行線交DG于點H,過點A作AN⊥x軸于點N,如圖所示:
∵∠GDC+∠DCG=90°,∠GDC+∠HDA=90°,
∴∠HDA=∠GCD,
又AD=CD,∠DHA=∠CGD=90°,
∴△DHA≌△CGD(AAS),
∴HA=DG,DH=CG,
同理△ANB≌△DGC(AAS),
∴AN=DG=1=AH,則點G(m,﹣1),CG=DH,
AH=﹣1﹣m=1,解得:m=﹣2,
故點G(﹣2,﹣5),D(﹣2,﹣4),H(﹣2,1),
則點E(﹣,﹣5),GE=,
CE=CG﹣GE=DH﹣GE=5﹣=,
故選:B.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將△ABC沿DE、EF翻折,頂點A,B均落在點O處,且EA與EB重合于線段EO,若∠CDO+∠CFO=100°,則∠C的度數(shù)為( 。
A. 40°B. 41°C. 42°D. 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 Rt△ABC 中,∠ACB=90°,O為AB邊上的一點,且,點D為AC邊上的動點(不與點A,C 重合),將線段OD繞點O順時針旋轉(zhuǎn)90°交BC于點E.
(1)如圖1,若O為AB邊中點,D為AC邊中點,求的值;
(2)如圖2,若O為AB邊中點,D不是AC邊的中點,求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菱形OABC的頂點O在坐標原點,頂點A在x軸上,∠B=120°,OA=2,
將菱形OABC繞原點順時針旋轉(zhuǎn)105°至OA′B′C′的位置,則點B′的坐標為( )
A. (, ) B. (, ) C. (-, ) D.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長方形OABC的邊OA,OC在坐標軸上,A(0,2),C(4,0).點P從點A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射線AO方向運動,同時點Q從點C出發(fā),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沿射線CO方向運動.設點P運動時間為t秒,(t>0)
(1)當t=1時,求△BPQ的周長;
(2)當t為何值時,△BPQ是等腰三角形;
(3)點C關于BQ的對稱點為C’,當C’恰好落在直線AQ上時,△BPQ的面積為__________.(直接寫出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經(jīng)典詠流傳》、《國家寶藏》等文化類節(jié)目相繼走紅,被人們稱為“清流綜藝”.七中育才某興趣小組想了解全校學生對這四個節(jié)目的喜愛情況,隨機抽取了部分學生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要求每名學生選出一個自己最喜愛的節(jié)目,并將調(diào)查結(jié)果繪制成如下統(tǒng)計圖(其中《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經(jīng)典詠流傳》,《國家寶藏》分別用,,,表示).請你結(jié)合圖中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本次調(diào)查的學生人數(shù)是 人;
(2)請把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3)在扇形統(tǒng)計圖中,對應的圓心角的度數(shù)是 °;
(4)已知七中育才學校共有4800名學生,請根據(jù)樣本估計全校最喜愛《朗讀者》的人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次函數(shù)y=kx+b(k,b都是常數(shù),且k≠0)的圖象經(jīng)過點(1,0)和(0,2).
(1)當﹣2<x≤3時,求y的取值范圍;
(2)已知點P(m,n)在該函數(shù)的圖象上,且m﹣n=4,求點P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直角三角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質(zhì)質(zhì):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比如:如圖1,Rt△ABC中,∠C=90°,D為斜邊AB中點,則CD=AD=BD=-AB.請你利用該定理和以前學過的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在△ABC中,直線繞頂點A旋轉(zhuǎn).
(1)如圖2,若點P為BC邊的中點,點B、P在直線的異側(cè),BM⊥直線于點M,CN⊥直線于點N,連接PM、PN.求證:PM=PN;
(2)如圖3,若點B、P在直線的同側(cè),其它條件不變,此時PM=PN還成立嗎?若成立,請給予證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3)如圖4,∠BAC=90°,直線旋轉(zhuǎn)到與BC垂直的位置,E為AB上一點且AE=AC,EN⊥于N,連接EC,取EC中點P,連接PM、PN,求證:PM⊥P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在長方形ABCD中,AB=12cm,BC=10cm,點P從A出發(fā),沿A→B→C→D的路線運動,到D停止;點Q從D點出發(fā),沿D→C→B→A路線運動,到A點停止.若P、Q兩點同時出發(fā),速度分別為每秒lcm、2cm,a秒時P、Q兩點同時改變速度,分別變?yōu)槊棵?/span>2cm、cm(P、Q兩點速度改變后一直保持此速度,直到停止),如圖2是△APD的面積s(cm2)和運動時間x(秒)的圖象.
(1)求出a值;
(2)設點P已行的路程為y1(cm),點Q還剩的路程為y2(cm),請分別求出改變速度后,y1、y2和運動時間x(秒)的關系式;
(3)求P、Q兩點都在BC邊上,x為何值時P、Q兩點相距3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