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已知四邊形ABCD中,∠B=90°,P是BC上的動點,E,F(xiàn)分別是AD,DP的中點,當點P在BC上從C向B移動時,那么下列結(jié)論成立的是( 。
A.線段EF的長先減小后增大B.線段EF的長逐漸減小
C.線段EF的長不變D.線段EF的長逐漸增大

分析 連接AC,AP,當點P在BC上從C向B移動時則AC>AP,由題意可知EF是△ADC的中位線,即EF=$\frac{1}{2}$AC,為的值,當AC逐漸減小時則EF的長也在減。

解答 解:
連接AC,AP,
∵E,F(xiàn)分別是AD,DP的中點,
∴EF是△ADC(P)的中位線,
∴EF=$\frac{1}{2}$AC(P),
∵當點P在BC上從C向B移動時則AC>AP,
∴線段EF的長逐漸減。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運用,能夠判定出EF是△ADP的中位線是解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一次函數(shù)$y=-\frac{2}{3}x+2$的圖象分別與x軸、y軸交于A、B,已線段AB為邊在第一象限內(nèi)作等腰Rt△ABC,使∠BAC=90°.
(1)分別求點A、C的坐標;
(2)在x軸上求一點P,使它到B、C兩點的距離之和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在△ABC中,D是BC邊的中點,F(xiàn),E分別是AD及其延長線上的點,CF∥BE,連結(jié)BF,CE.
(1)求證:四邊形BECF是平行四邊形;
(2)對△ABC的邊或角添加一個條件,使得平行四邊形BECF成為菱形,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問題情境:如圖1,AB∥CD,判斷∠ABP,∠CDP,∠BPD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小明的思路:如圖2,過點P作PE∥AB,通過平行線性質(zhì),可得∠ABP+∠CDP+∠BPD=360°.
問題遷移:AB∥CD,直線EF分別與AB,CD交于點E,F(xiàn),點P在直線EF上(點P與點E,F(xiàn)不重合)運動.
(1)當點P在線段EF上運動時,如圖3,判斷∠ABP,∠CDP,∠BPD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2)當點P不在線段EF上運動時,(1)中的結(jié)論是否成立,若成立,請你說明理由;若不成立,請你在備用圖上畫出圖形,并直接寫出∠ABP,∠CDP,∠BPD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一不透明的口袋里裝有白球和紅球共20個,這些球除顏色外完全相同,小明通過多次模擬試驗后發(fā)現(xiàn),其中摸到白色球的頻率穩(wěn)定在0.2左右,則口袋中紅色球可能有16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已知點A,B,P均在數(shù)軸上,點P對應(yīng)的數(shù)是-2,AP=3,AB=6,則點B到數(shù)軸原點O的距離是7或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下表是某班21名學生的第一次數(shù)學測驗成績分配表:
成績(分)5060708090
人數(shù)(人)14xy2
若成績的平均數(shù)為70分,
(1)求x和y的值.
(2)求中位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探索規(guī)律,下面的圖形是由邊長為1的小正方形按照某種規(guī)律排列而成的.

(1)觀察圖形,填寫下表:
圖形個數(shù)( n )(1)(2)(3)
正方形的個數(shù)81318
圖形的周長182838
(2)推測第n個圖形中,正方形有5n+3個,周長為10n+8.
(3)寫出第30個圖形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一長為32m、寬為20m的矩形地面上修建有同樣寬的道路(圖中陰影部分)余下部分進行了綠化,若已知綠化面積為540m2,求道路的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