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同學們參加體育測試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鞋底印有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
B.跑步時,要向后蹬地,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跳遠時,要加速助跑是為了增大慣性
D.拋出去的實心球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跟物體是否受力、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都沒有關系,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4)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高度,其中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在分析各個能量的變化時,根據各自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解答 解:A、鞋底印有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A正確;
B、跑步時,要向后蹬地,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確;
C、慣性的大小是由物體本身的質量來決定的,與人體的速度無關,所以助跑時不會增大身體的慣性.故C錯誤;
D、拋出去的實心球在下落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變大,高度降低,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此題考查增大摩擦的方法、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慣性、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但總體難度不大,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B.仲夏,草葉上的露珠消失了
C.深秋,枝頭掛滿白霜D.寒冬,冰凍的衣服也會晾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國際單位中,屬于電功的是( 。
A.伏特B.瓦特C.歐姆D.焦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小紅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某種礦石的密度: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橫梁標尺圾左端后,發(fā)現指針如圖a所示,為了使天平平衡,應該進行的操作是將平衡螺母向左調.
(2)小紅將礦石放在天平的左盤,通過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b所示,則礦石的質量是51.8g.
(3)小紅用量筒測量礦石的體積,如圖c所示,則礦石的密度ρ=2.59×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通電螺線管的上方有一個靜止的小磁針,軸線上右邊的圓圈表示閉合電路中一部分導體的橫截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通電螺線管的d端為N極
B.導線的a端應接電源的負極
C.增大螺線管中的電流,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減弱
D.閉合電路的這部分導體沿1、3方向運動不能產生感應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圖中所蘊含道理解釋正確的是( 。
A.甲圖,口吹硬幣跳欄桿,說明氣體在流速大處壓強大,流速小處壓強小
B.乙圖,工程師要把攔河壩設計成下寬上窄的形狀,說明液體內部壓強隨 深度增加而增大
C.丙圖,用吸管吸飲料,飲料順著吸管流入嘴里,說明吸管對飲料有吸引力
D.丁圖,鐵軌鋪在一根根枕木上,說明增大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8.請在圖甲中作出液體壓強隨深度變化的圖象;用20N的水平拉力拉著重為50N的物體A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運動,請在圖乙中畫出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并標明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如圖所示是一種使用汽油發(fā)動機作為動力的快艇,作為一種水上交通工具非?旖荼憷焱У氖褂眠^程會涉及許多物理方面的現象和知識.
(1)在平靜的湖面航行時,關閉發(fā)動機后,快艇會慢慢停下來,這是由于水的阻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tài);
(2)某次航行消耗了1.5kg的汽油,已知汽油的熱值為4.6×107J/kg,則這些汽油完全燃燒能釋放的6.9×107J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小明想探究“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其形狀是否有關”.如圖所示,他找來薄鐵片、量筒和水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一:如圖甲將鐵片放入量筒中,讀出體積V1
步驟二:如圖乙將鐵片彎成“碗狀”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讀出體積V2
步驟三:如圖丙將鐵片下沉至筒底,讀出體積V3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分析可知,第一次鐵片受到的浮力小于第二次鐵片受到的浮力.
(2)小明經過計算得出: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其形狀有關.小明得出錯誤結論的原因是:他只關注了鐵片形狀的改變,忽視了排開水的體積對浮力大小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