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同學們選用了以下器材:長方體小木塊正面和側面面積不同而粗糙程度相同,長木板一面為較光滑的木板面,另一面是粗糙的布面。選擇不同的接觸面,改變木塊對木板的壓力,依次實驗,將每次測量結果填入下表。
實驗序號 | 木塊與木板的接觸面 | 壓力 | 測力計示數(shù) |
1 | 木塊正面與木板面 | 2.0N | 0.6N |
2 | 木塊正面與木板面 | 4.0N | 1.2N |
3 | 木塊正面與木板面 | 6.0N | 1.8N |
4 | 木塊側面與木板面 | 2.0N | 0.6N |
5 | 木塊側面與布面 | 2.0N | 0.8N |
6 | 木塊正面與布面 | 2.0N |
(1)測力計使用前要觀察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針是否指在_______。
(2)如圖,將木板固定水平拉動木塊,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其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_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3)由實驗1、4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面積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則實驗6空格中的數(shù)據(jù)應該是________N。
(4)由實驗4、5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_________。
(5)下列現(xiàn)象中應用了由實驗1、2、3所得結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自行車鏈條上加潤滑油
B.足球守門員戴著防滑手套
C.用力壓住橡皮,擦去寫錯的字
D.氣墊船噴出強氣流,在船底和水之間形成氣墊
【答案】0(刻度) 不一定 無關 0.8 大 C
【解析】
(1)[1] 測力計使用前要觀察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處。
(2)[2] 摩擦力的大小是通過讀取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得出的,這是依據(jù)了二力平衡的原理,因此,木塊要保持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才行。圖中在拉動木塊時,很難讓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會導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穩(wěn)定,所以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其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3)[3][4] 由實驗1、4可知,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而接觸面積大小不同,滑動摩擦力相同,故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面積無關;根據(jù)實驗5中的數(shù)據(jù),由這個結論可知,實驗6空格中的數(shù)據(jù)應該是0.8N。
(4)[5] 由實驗4、5可知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5)[6] 由實驗1、2、3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滑動摩擦力增大為原來的幾倍,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成正比.。用力壓住橡皮,擦去寫錯的字正是利用這一結論,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滑動摩擦力,從而擦去寫錯的字,故選C。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實驗室用的手搖發(fā)電機,把發(fā)電機跟小燈泡連接起來,使線圈在磁場中轉動,可觀察到小燈泡發(fā)光,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加快線圈的轉動速度,燈泡變________;把兩個發(fā)光二極管極性相反地并聯(lián)起來,并與發(fā)電機串聯(lián),緩慢轉動線圈,兩個發(fā)光二極管________(選填“交替”或“同時”)發(fā)光,表明發(fā)電機發(fā)出的是交變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驗證電流產生磁場的實驗中,小東連接了如圖 19 所示的實驗電路。他把小磁針(圖 中沒有畫出)放在直導線 AB 的正下方,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小磁針指向不發(fā)生變化。 經檢查,各元件完好,電路連接無故障。
(1)請你猜想小磁針指向不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 。
(2)寫出檢驗你的猜想是否正確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電路,燈L標有“3V 0.3A”,且燈泡電阻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R上標有“50Ω 1A”的字樣,電壓表量程為03V,電流表量程為00.6A。若電源電壓為4.5V,為了保證電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則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為__________ A;滑動變阻器允許接人電路的阻值范圍是___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物理興趣小組需要測量某櫻桃酒的密度。他們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測量,實驗過程如下:
A、用已調平衡的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為m1;
B、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櫻桃酒,測出燒杯和櫻桃酒的總質量m2;
C、將燒杯中的櫻桃酒全部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簡中櫻桃酒的體積V。
(1)該小組測量櫻桃酒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_。
(2)經討論,該小組實驗方案存在較大的誤差,產生較大誤差的原因是:________,改進措施時只要把實驗順序變一下即可,請你寫出合理的順序(填步驟前的字母序號):______。
(3)改進后的計算密度的公式是:(用步驟中測量量的符號表示)_______
(4)小華不小心將量筒打碎了,小明想出了一個新方案:
①將空燒杯放在天平上,測出其質量為46g;
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水面的位置標記在燒杯壁上。將盛有水的燒杯放在天平上,測出其質量為116g,則燒杯中水的體積為________cm3;
③將水倒出擦干,在燒杯中倒入櫻桃酒至標記處,將此燒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質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則燒杯和櫻桃酒的總質量為_______g;
④計算得出櫻桃酒的密度為________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軍利用天平、水和燒杯來測量一不規(guī)則小石塊的密度。
①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標尺上的游碼移到零刻度處,出現(xiàn)了如圖甲所示的情況。他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調節(jié),使天平平衡。
②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小軍稱量的石塊的質量是_______ g。
③如圖丁所示:
a.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把小石塊浸沒。在水面到達的位置上作標記;
b.取出小石塊,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53g;
c.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標記處,再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83g;
d.計算出小石塊的體積為_______cm3。
④可以用密度公式算出小石塊的密度約為_______g/cm3。(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⑤小軍做完實驗后經過認真分析發(fā)現(xiàn),采用上述的測量方法會導致石塊的密度測得值比真實值____。(選填“偏大”“偏小”“不變”)理由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特點”活動中。
甲 乙
(1)為了使探究得出的結論具有普遍意義,L1、L2應該選擇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燈泡.
(2)小明根據(jù)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連接實物時,當最后一根導線剛連上接線柱,則兩個燈就亮了,小明在連接電路時所犯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錯誤后,當小明閉合開關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為了使實驗結果更精確,接下來他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測L1兩端電壓時,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為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出一種即可)。
(4)小芳保持電壓表的B連接點不動,只斷開A連接點,并改接到C連接點上,測量L2兩端電壓。她能否測出L2兩端電壓?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分別測出AB、BC、AC間的電壓并記錄在如上表格中,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串聯(lián)電路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請對小明的做法進行評價: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研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請你完成下列內容:
(1)該實驗是通過觀察____的大小,從而判斷出________(選填“A”或“B”) 具有的動能的大小,此時應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法;
(2)若讓不同質量的鋼球從斜槽同一高度由靜止?jié)L下,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的目的是____,質量越大的鋼球將木塊B撞得越遠,這說明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____有關;
(3)若讓同一鋼球A分別從斜槽不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高度h越高,木塊B被撞得越遠,這說明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____有關;
(4)若斜槽光滑,小球從斜槽頂端由靜止?jié)L到斜槽底部的過程中,其機械能 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5)如圖乙是“魔罐”,橡皮筋兩頭分別固定在罐子的頂部和底部,中間系一個鉤碼, 當你將“魔罐”在實驗裝置的水平面上滾出后,它能自動滾回來!澳Ч蕖睗L回來的過程是因為:_______能轉化為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當開關S1、S2都閉合,甲、乙兩表是電壓表時,兩表示數(shù)之比U甲:U乙=2:7,則R1:R2=______;當開關S2斷開,甲、乙兩表是電流表時,兩表示數(shù)之比I甲:I乙=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