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聰同學為了測量醬油的密度,進行以下實驗:

(1)將待測醬油倒入燒杯中,用已調好的天平測量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由圖可知天平標尺的分度值是0.2g,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是74.6g.
(2)將燒杯中的醬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圖乙所示),量筒中醬油的體積是40cm3
(3)用已調好的天平測量剩余醬油的燒杯的總質量(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醬油的密度是1.125×103kg/m3
(4)小方設計另一種測量醬油密度的實驗方案: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l,向燒杯內倒入適量醬油,再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m2;然后把燒杯內的醬油全部倒入量筒內,測出量筒內醬油的體積為V;醬油密度的表達式ρ=$\frac{{{m_2}-{m_1}}}{V}$.按該實驗方案測出醬油的密度偏大(選填“偏大”或“偏小”)

分析 (1)天平標尺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質量叫標尺的分度值;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首先要明確標尺的分度值,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總質量與游碼所對刻度之和.
(2)讀取量筒中液體的體積時,首先要明確量筒的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液面最凹處相平;
(3)已知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和剩余醬油和燒杯的質量,可以得到量筒中醬油的質量;已知醬油的質量和體積,利用公式ρ=$\frac{m}{V}$得到醬油的密度.
(4)小方的方案中“把燒杯內的醬油全部倒入量筒內”會使得醬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內,從而使密度出現(xiàn)很大的誤差.

解答 解:(1)在天平的標尺上,1g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的質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為0.2g;
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是m1=50g+20g+4.6g=74.6g;
(2)量筒的分度值為2cm3,量筒中醬油的體積為V=40cm3;
(3)剩余醬油和燒杯的質量為m2=20g+5g+4.6g=29.6g
量筒中醬油的質量為m=m1-m2=74.6g-29.6g=45g,
醬油的密度為ρ=$\frac{m}{V}$=$\frac{45g}{40c{m}^{3}}$=1.125g/cm3=1.125×103kg/m3
(4)醬油的質量為m=m2-m1,
醬油密度的表達式ρ=$\frac{m}{V}$=$\frac{{{m_2}-{m_1}}}{V}$.
小方不可能把燒杯內的醬油全部倒入量筒內,導致測量的醬油的體積偏小,由公式ρ=$\frac{m}{V}$知:密度測量結果偏大.
故答案為:(1)0.2g;74.6;(2)40;(3)1.125×103;(4)偏大.

點評 此題中考查了關于液體密度測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量筒的讀數(shù),運用密度的公式進行計算,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人們說演員王凱的嗓音自帶低音炮,是指王凱嗓音的音調(填聲音的特性)特別低,這是因為他說話時聲帶振動的頻率低;接受采訪時,王凱說話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到現(xiàn)場記者耳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一木塊漂浮在水面,有五分之三浸入水中,這木塊的密度是0.6×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根據(jù)圖1所示的實物連接圖,在圖2方框內畫出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實驗桌上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燒瓶,燒瓶內裝有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煤油、完全相同的溫度計和阻值相等且不變的電阻絲R,如圖所示.另外,還有滿足實驗要求的電源、滑動變阻器和開關各一個,已調好的電流表和停表各一塊,導線若干.小新利用上述實驗器材證明“電流通過電阻產生的熱量跟通過電阻的電流有關”.
小新的主要實驗過程如下:
①將滑動變阻器、電流表及圖所示的裝置甲等電路元件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滑動變阻器調到最大阻值.
②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示數(shù)為0.2A,開始計時,30s時停止計時,同時觀察溫度計示數(shù)并讀
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斷開開關.
③用圖所示的裝置乙替換電路中的裝置甲,將滑動變阻器調到最大阻值.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示數(shù)為0.3A,開始計時,30s時停止計時,同時觀察溫度計示數(shù)并讀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斷開開關.
于是小新認為“電流通過電阻產生的熱量跟通過電阻的電流有關”.
請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小新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沒有改變自變量電流.
(2)請你針對小新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寫出改進措施:在第③步實驗中,用裝置乙替換電路中的裝置甲,觀察并記錄裝置乙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t0,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重復步驟②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經(jīng)過5s,跑在最前面的小車是乙車.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路程(選填“速度”、“路程”、“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小明用9個紅色的發(fā)光二極管按“F”字樣鑲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蠟燭作為光源,又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實驗使用的凸透鏡焦距為10cm,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如果小明將光源移至8cm刻度時,他觀察像的正確方法是如圖乙中C(選填序號)

(2)同學們對小明使用的實驗裝置進行如下評價,其中錯誤的是D
A.與燭焰相比,實驗使用的光源不會晃動,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較穩(wěn)定
B.光源鑲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C.零刻度線刻在光具座標尺的中央,可直接測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鏡的焦距未知,則利用此實驗裝置不能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3)將光源“F”放在15cm處,其大小如圖丙所示,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如果用遮光罩將凸透鏡的上半部分罩住,則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從光屏的左邊向右觀察)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2.畫出圖中透鏡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方向.(按照要求完成作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汽車的前擋風玻璃在冬天經(jīng)常會起霧,變得模糊,影響駕駛員觀察前面的道路,極易發(fā)生交通事故,產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駕駛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發(fā)生了( 。
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