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時,某小組利用自重不同的兩個動滑輪進行了如圖所示的三次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數(shù)據(jù)空白處的計算___________;
(2)通過比較 ________ 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選填實驗序號),可知動滑輪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的自重________ (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
(3)小明認為“同一個機械,它的機械效率是一個定值”通過比較 ________ 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選填實驗序號),可知他的觀點是________ 的(選填“正確”或“錯誤”).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廣東省汕頭市中考物理二模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中電流表讀數(shù)是_____A;如圖中天平的讀數(shù)是_____g.如圖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福建省福州市畢業(yè)班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榕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選用的實驗器材如圖所示:
正確放置并調(diào)整后,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觀測情況記錄在下表中。
①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中所用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____cm;
②實驗序號2中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③利用實驗序號5的成像特點可以制成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2)當燭焰從遠處向凸透鏡靠近時,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yīng)向____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
(3)實驗序號4中,像距是______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福建省福州市畢業(yè)班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小榕將一袋10kg的大米從地上提起并扛到肩上所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
A. 1. 5J B. 15J C. 150J D. 15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福建省福州市畢業(yè)班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可以吸引碎紙屑,下列現(xiàn)象中“粘”的原理與其相同的是( )
A. 冰棒會“粘”住舌頭 B. 兩塊表面干凈的鉛塊壓緊后能“粘”在一起
C. 講解用的圍棋子可以“粘”在豎直放置的棋盤上 D. 在干燥的天氣里,化纖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xué)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章 第五節(jié) 機械效率 同步練習(xí)題 題型:填空題
從深為5m的井中直接將一桶水提出井口,已知桶重20N,桶中水重80N.若此人的目的是為了提水,則機械效率為________,若此人的目的是為了撈桶,則機械效率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xué)年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章 第五節(jié) 機械效率 同步練習(xí)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用滑輪或滑輪組(所用滑輪相同)提起同一重物,機械效率最高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中考物理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a、b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關(guān)系如圖所示,分別用a、b兩種物質(zhì)制成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實心物體,浸沒在水中,放手穩(wěn)定后( )
A. 甲漂浮,甲受浮力大 B. 乙漂浮,乙受浮力大
C. 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 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題型:綜合題
某型號的電飯鍋有兩擋,分別是高溫?zé)髶鹾捅貭F飯擋,其原理如圖所示(虛線框內(nèi)為電飯鍋的發(fā)熱部位).已知R1=44Ω,R2=2156Ω。
(1)開關(guān)S置于_____擋(選填“1”或“2”)時是高溫?zé)髶酰墓β适嵌啻骭______?
(2)保溫燜飯時電路中的電流是多大_______?10min產(chǎn)生的熱量是多少_______?
(3)若只要求將保溫燜飯擋的功率提升10%,請通過計算體說明改進措施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