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所示的滾擺,當它在最高處時,重力勢能最大;當它到達最低處時轉(zhuǎn)速最大;若滾擺每次上升都能達到相同的高度,那么它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不變.

分析 (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和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和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不計阻力時,機械能守恒;考慮阻力時,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機械能減小,內(nèi)能增大.

解答 解: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zhì)量和物體的高度,滾擺在擺動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當它在最高處時,說明它具有的重力勢能最大;
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zhì)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滾擺轉(zhuǎn)速最大時,說明其動能最大,即重力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動能,所以應該在最低處;
若滾擺每次上升都能達到相同的高度,說明它在擺動過程中沒有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所以它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故答案為:重力勢;最低;機械.

點評 不計摩擦時,機械能守恒,考慮摩擦時,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機械能減小,內(nèi)能增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某小組的同學在物理課上研究動滑輪的使用特點時,老師提醒同學們要正確分析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得出對應的結論.
(1)小涵想知道在動滑輪中繩子兩端的拉力是否相等?于是小涵在動滑輪左側(cè)的繩端也掛了一個彈簧測力計,接下來小涵應該如何實驗才能得出結論?
(2)實驗中應該勻速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觀察圖中信息,小涵發(fā)現(xiàn)與老師說的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的結論不相符,主要原因是:沒有考慮動滑輪的重力及沒有考慮繩和輪之間的摩擦.
(3)小涵還想繼續(xù)探究使用動滑輪時的做功情況,看一看使用動滑輪能否省功.問小涵還需要測量什么?比較什么?從而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如圖所示的工具中,正常使用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A.
瓶蓋起子
B.
食品夾
C.
釣魚竿
D.
托盤天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在圖中,圖乙所示是小球在空中擺動時受重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小玲同學在研究“水產(chǎn)生的壓強與水的深度的關系”的實驗中,記錄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你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歸納出水產(chǎn)生的壓強與水的深度的關系:p=9800Pa/m•h.
水的深度h/cm51015202530
水產(chǎn)生的壓強p/Pa49098014701960245029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左/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他這樣得出的結論不合理(合理/不合理);原因是:實驗次數(shù)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桿本身受到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有一輛汽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力與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該車行駛時的功率與時間關系圖,則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功,其大小為6×107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5.根據(jù)如圖所示永磁體的磁極和通電螺線管間磁感線分布,在圖中標出通電螺線管的磁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均勻長方體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使甲沿豎直虛線切去一半,乙沿水平虛線切去一半,若此時的甲、乙的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甲、乙原先對地面的壓強P、P和壓力F、F的關系是( 。
A.p<p,F(xiàn)>FB.p<p,F(xiàn)<FC.p>p,F(xiàn)>FD.p>p,F(xiàn)<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