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制取氫氣的方法中,反應(yīng)速率最小的是( )
A. 10 ℃時,粉末狀鋅與3 mol/L硫酸溶液反應(yīng)
B. 50 ℃時,粉末狀鋅與3 mol/L硫酸溶液反應(yīng)
C. 10 ℃時,塊狀鋅與3 mol/L硫酸溶液反應(yīng)
D. 50 ℃時,塊狀鋅與3 mol/L硫酸溶液反應(yīng)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碘及其化合物主要用于醫(yī)藥、照相及染料等。碘是合成碘化物的基本原料?諝獯党龇◤柠u水中提碘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氧化”時,Cl2過量會將I2氧化為HIO3,寫出生成HIO3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
(2)“吹出”在吹出塔中進行,含碘鹵水從_________(填“塔頂”或“塔底”,下同)進入,熱空氣從_________進入,理由為_________;
(3)吸收塔應(yīng)選擇耐酸材料,原因是_________;
(4)結(jié)晶時,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
(5)從“氧化”所得含碘鹵水中提取碘還可以采用加CCl4的方法,該分離方法為_________;為進一步分離I2和CCl4,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與I2反應(yīng),生成的I-、IO3-進入水溶液;分液后再酸化,即得粗碘.加入NaOH后溶液中I-、IO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_;
(6)H2O2也能發(fā)生與Cl2類似的反應(yīng),若先用H2O2將鹵水中的I-氧化為IO3-,再將其與鹵水按一定比例混合、酸化制取粗碘,處理含I-為254mg/L的鹵水1m3,理論上需20%的H2O2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本草經(jīng)集注》記載:雞屎礬(堿式碳酸銅)不入藥用,惟堪鍍作,以合熟銅;投苦酒(醋)中,涂鐵皆作銅色,外雖銅色,內(nèi)質(zhì)不變。文中“涂鐵皆作銅色”的原理與下列相同的是( )
A.活性炭凈水B.濕法煉銅
C.漂白粉漂白織物D.高鐵酸鈉處理水中的細(xì)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制氯水與久置的氯水相比較,下列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A. 顏色相同 B. 前者能使有色布條褪色
C. 都含有H+ D. 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血紅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誤食亞硝酸鹽,會使人中毒,因為亞硝酸鹽會使Fe2+轉(zhuǎn)變?yōu)?/span>Fe3+,生成高鐵血紅蛋白而喪失與O2結(jié)合的能力。服用維生素C可緩解亞硝酸鹽的中毒,這說明維生素C具有
A.酸性B.堿性C.氧化性D.還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無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和SO42-,則此溶液還能大量存在的離子組是
A. Na+、Fe2+、NO3- B. Na+、Mg2+、NO3-
C. Cr2O72-、Ba2+、Cl- D. K+、Na+、S2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選擇適當(dāng)?shù)脑噭〣并進行如下實驗,可以達(dá)到目的的是
A.試劑B為濃硫酸,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氣體
B.試劑B為飽和食鹽水,除去氯氣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氣體
C.試劑B為水,收集NO、CO等難溶于水的氣體
D.試劑B為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檢驗空氣中是否含有甲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評價正確的是( )
選項 | 溶液 | 微粒 | 評價 |
A | 8%H2O2水溶液 | Fe3+、Mg2+、SO、Na+ | 可以大量共存 |
B | 室溫下pH=12的水溶液 | NO、Na+、SO、K+ | NO能將SO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 |
C | 1 mol·L-1的NH4Cl溶液 | Ba2+、OH-、NH3·H2O | NH4Cl溶液顯酸性, NH3·H2O不能大量共存 |
D | NaHSO4水溶液 | I-、K+、CH3COO-、Br- | CH3COO-能與NaHSO4溶液反應(yīng),不能大量共存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