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關于Cl、N、S等非金屬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鈣和氯化鈣

B.實驗室可用NaOH溶液處理SO2、NO2

C.將濃氨水滴到氫氧化鈉固體中可以制取氨氣

D.CO2、NO2、SO2都能與H2O反應,其反應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A項正確;B.NaOH是堿性溶液,SO2與NaOH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NO2與NaOH發(fā)生歧化反應2NO2+2NaOH==NaNO3+NaNO2+H2O,所以實驗室可用NaOH溶液處理SO2、NO2,B項正確;C.氨水是弱堿,在水中不完全電離,向固體氫氧化鈉中滴加氨水,會使氨水中OH-的濃度增大,從而導致水中NH3濃度的升高,同時,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溫度的升高使氨氣的溶解度降低,從而會使氨氣逸出,C項正確;D.CO2和SO2與水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NO2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反應原理不相同,D項錯誤;答案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X、Y、ZW、M五種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 X+M2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離子半徑:Z2W;Y的單質晶體熔點高、硬度大,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X、M兩種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 Y、M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

C. M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Z的弱

D. 原子半徑:r(M)<r(W)>r(Z)<r(Y)<r(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性質呈周期性變化的決定因素是( )

A. 元素原子半徑大小呈周期性變化

B.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依次遞增

C. 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呈周期性變化

D.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呈周期性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

A

SO2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SO2具有還原性

B

向NaSiO3溶液的試管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鹽酸至紅色褪去

2 min后,試管里出現凝膠

非金屬性:Cl>Si

C

將盛有銅片的容器中加入濃硝酸

產生大量紅棕色氣體;溶液變?yōu)樗{綠色

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

D

濃硫酸滴到濕潤的蔗糖中

蔗糖變成黑色海綿狀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子式為C5H12O且可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的有機化合物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A. 5種 B. 6種 C. 7種 D. 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知識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研發(fā)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減少“白色污染”

B.明礬和ClO2都能作為凈水劑,其原理完全相同

C.海水淡化和工業(yè)生產及生活廢水的再生利用,是解決缺水問題的有效途徑

D.液氯罐泄漏時,可將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在超導材料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領先地位,鉈(Tl)是超導體的組成成分之一,鉈位于第六周期第IIIA族。下列對鉈的可能性質的推導正確的是( )

原子半徑比Al②T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

③Tl3+氧化能力比Al3+單質能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鹽

A. ①④ B. ②③ C. 只有① D. 只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依據熱化學方程式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 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則氫氣的燃燒熱為2418 kJmol1

B.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則含400g NaOH的稀溶液與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熱量

C. 己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則ab

D. 已知C(石墨,s=C(金剛石,s△H0,則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利用廢油脂制肥皂

B.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屬元素

C.水玻璃可用于制造木材防火劑

D.煤經氣化和液化的物理變化可變?yōu)榍鍧嵢剂?/sp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