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CO、SO2是主要的大氣污染氣體,利用化學反應原理是治理污染的重要方法.
Ⅰ.甲醇可以補充和部分替代石油燃料,緩解能源緊張,利用CO可以合成甲醇.
(1)已知:CO(g)+$\frac{1}{2}$O2(g)═CO2(g)△H1=-283.0kJ/mol
H2(g)+$\frac{1}{2}$O(g)═H2O(l)△H2=-285.8kJkJ/mol
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3=-764.5kJ•mol-1
則CO(g)+2H2(g)═CH3OH(g)△H=-90.1kJ•mol-1
(2)一定條件下,在溶劑為V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amolCO與2amolH2合成甲醇,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P1<P2(填“>”、“<”或“=”),理由是甲醇的合成反應是氣體分子數減少的反應,相同溫度下,增大壓強CO的轉化率提高
②該甲醇合成反應在A點的平衡常數K=$\frac{12{V}^{2}}{{a}^{2}}$(用a和V表示)
③該反應達到平衡時,反應物轉化率的關系是:CO=H2(填“>”、“<”或“=”)
Ⅱ.回收SO2用于工業(yè)催化氧化制硫酸是處理SO2的方法之一.為了研究外界條件對該反應的影響,將0.05molSO2(g)和0.03molO2(g)放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2SO2(g)+O2(g)?2SO2(g)△H<0,在一定條件下經5min達到平衡,測得n(SO3)=0.040mol.
(3)從反應開始至達到平衡,用O2表示反應速率為0.002mol•L-1•min-1
(4)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BC(填字母)
A.SO2和SO3濃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變
C.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變
D.SO3的生成速率與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5)當該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在體積不變的條件下,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轉化率的bdf(填字母)
a.升高溫度
b.降低溫度
c.繼續(xù)通入SO2
d.繼續(xù)通入O2
e.加入催化劑
f.移出SO3

分析 I(1)已知:①.CO(g)+$\frac{1}{2}$O2(g)═CO2(g)△H1=-283.0kJ/mol
②.H2(g)+$\frac{1}{2}$O(g)═H2O(l)△H2=-285.8kJkJ/mol
③.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3=-764.5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①+2×②-③得:CO(g)+2H2(g)═CH3OH(g),△H=△H1+2△H2-△H3;
(2)①由圖象可知,相同溫度下,P2壓強下CO轉化率大于P1壓強下的轉化率,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壓強增大平衡正向進行,CO轉化率增大;
②A點CO的轉化率為0.75,則轉化的CO為0.75a mol,則:
             CO(g)+2H2(g)?CH3OH(g)
起始量(mol):a      2a         0
變化量(mol):0.75a  1.5a       0.75a
平衡量(mol):0.25a  0.5a       0.75a
再根據平衡常數K=$\frac{c(C{H}_{3}OH)}{c(CO)×{c}^{2}({H}_{2})}$計算;
③CO和H2按照物質的量比1:2反應,而開始充入a molCO與2a molH2也剛好為1:2,所以CO的轉化率等于H2的轉化率;
Ⅱ.(3)根據v=$\frac{△c}{△t}$計算v(SO3),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計算v(O2);
(4)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同種物質的正逆速率相等且保持不變,各組分的濃度、含量保持不變,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變,判斷平衡的物理量應隨反應進行發(fā)生變化,該物理量由變化到不再變化說明到達平衡;
(5)改變條件提高SO2平衡轉化率,應使平衡正向移動,但不能只增大二氧化硫的濃度,否則其轉化率會降低.

解答 解:I(1)已知:①.CO(g)+$\frac{1}{2}$O2(g)═CO2(g)△H1=-283.0kJ/mol
②.H2(g)+$\frac{1}{2}$O(g)═H2O(l)△H2=-285.8kJkJ/mol
③.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3=-764.5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①+2×②-③得:CO(g)+2H2(g)═CH3OH(g),則△H=△H1+2△H2-△H3=(-283.0-285.8×2+764.5)kJ•mol-1=-90.1kJ•mol-1,
故答案為:-90.1;
(2)①由圖象可知,相同溫度下,P2壓強下一氧化碳轉化率大于P1壓強下的轉化率,甲醇的合成反應是氣體分子數減少的反應,相同溫度下,增大壓強CO的轉化率提高,所以P1<P2
故答案為:<;甲醇的合成反應是氣體分子數減少的反應,相同溫度下,增大壓強CO的轉化率提高;
②A點CO的轉化率為0.75,則轉化的CO為0.75a mol,則:
            CO(g)+2H2(g)?CH3OH(g)
起始量(mol):a     2a        0
變化量(mol):0.75a 1.5a     0.75a
平衡量(mol):0.25a 0.5a     0.75a
平衡常數K=$\frac{c(C{H}_{3}OH)}{c(CO)×{c}^{2}({H}_{2})}$=$\frac{\frac{0.75a}{V}}{\frac{0.25a}{V}×(\frac{0.5a}{V})^{2}}$=$\frac{12{V}^{2}}{{a}^{2}}$,
故答案為:$\frac{12{V}^{2}}{{a}^{2}}$;
③CO和H2按照物質的量比1:2反應,而開始充入a molCO與2a molH2也剛好為1:2,所以CO的轉化率等于H2的轉化率,
故答案為:=;
Ⅱ.(3)v(SO3)=$\frac{\frac{0.04mol}{2L}}{5min}$=0.004mol•L-1•min-1,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則v(O2)=$\frac{1}{2}$v(SO3)=0.002mol•L-1•min-1,
故答案為:0.002mol•L-1•min-1
(4)A.平衡時SO2和SO3濃度關系與二氧化硫轉化率有關,平衡時不一定相等,故A錯誤;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變,說明反應到達平衡,故B正確;
C.隨反應進行混合氣體物質的量減小,恒溫恒容下壓強減小,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變,說明反應到達平衡,故C正確;
D.SO3的生成速率與SO2的消耗速率相等,均表示正反應速率,反應始終按該比例關系進行,故D錯誤;
E.混合氣體總質量不變,容器容積不變,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為定值,故E錯誤,
故選:BC;
(5)a.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SO2平衡轉化率減小,故a錯誤;
b.降低溫度,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SO2平衡轉化率增大,故b正確;
c.繼續(xù)通入SO2,SO2平衡轉化率減小,故c錯誤;
d.繼續(xù)通入O2,平衡正向移動,SO2平衡轉化率增大,故d正確;
e.加入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SO2平衡轉化率不變,故e錯誤;
f.移出SO3,平衡正向移動,SO2平衡轉化率增大,故f正確,
故選:bdf.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與影響因素、化學平衡圖象、平衡狀態(tài)判斷、反應速率計算、蓋斯定律應用等,較好的考查學生分析能力、知識運用與獲取信息的能力,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物質在我們生活中常見,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
A.B.食鹽C.食醋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固體粉末X中可能含有K2SO3、KAlO2、MgCl2、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該固體粉末的成分,現取X進行下列實驗,實驗過程及現象如圖:

根據上述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1可能為SO2和CO2的混合物
B.沉淀3可能為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
C.沉淀4可能為BaCO3、BaSO3或二者混合物
D.固體粉末X中一定有Na2CO3和K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研究鈉及其化合物有重要意義.
(1)NaOH是實驗室中最常用的試劑之一.
實驗室進行某實驗需要0.5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約480mL,根據溶液配制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實驗除了需要托盤天平(帶砝碼)、藥匙、燒杯和玻璃棒外,還需要的其他玻璃儀器是5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②根據計算得知,需用托盤天平(帶砝碼)準確稱量NaOH固體10.0g.
③在配制過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確的,下列操作會引起濃度偏大的是BC.
A.轉移溶液時不慎有少量灑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C.未冷卻到室溫就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2)已知鈉與水能發(fā)生反應,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將該反應改寫為離子方程式為2Na+2H2O═2Na++2OH-+H2↑.
(3)NaNO2因外觀和食鹽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誤食中毒.
已知NaNO2能發(fā)生如下反應:2NaNO2+4HI═2NO↑+I2+2NaI+2H2O
①上述反應中,氧化劑是NaNO2.每生成標準狀況下的NO氣體2.24L,轉移電子的數目為0.1NA
②某廠廢棄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會造成污染,下列試劑能使NaNO2轉化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B.
A.KMnO4 B.NH4Cl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裝置或操作不能達到目的是( 。
A.
裝置依據U管兩邊液面的高低判斷Na和水反應的熱效應
B.
裝置依據測定酸堿中和反應的中和熱
C.
裝置依據出現渾濁的先后順序,比較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D.
裝置依據兩容器內氣體顏色變化,判斷反應2NO${\;}_{{2}_{\;}}$(g)?N2O4(g)平衡移動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將TiO2轉化為TiCl4是工業(yè)冶煉金屬鈦的主要反應之一.已知:
TiO2(s)+2Cl2(g)═TiCl4(l)+O2(g)△H=+140.5kJ?mol-1
C(s,石墨)+O2(g)═CO2(g)△H=-110.5kJ?mol-1
則反應TiO2(s)+2Cl2(g)+C(s,石墨)═TiCl4(l)+CO2(g)的△H是( 。
A.+30.0kJ?mol-1B.-80.5kJ?mol-1C.-30.0kJ?mol-1D.+80.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I.實驗室用Na2CO3•10H2O晶體配制50g 質量分數為21.2%的Na2CO3溶液.回答下列問題:
(1)應用托盤天平稱取Na2CO3•10H2O晶體28.6 g.
(2)用托盤天平和小燒杯稱出碳酸鈉晶體的質量,天平平衡后的狀態(tài)如圖.由圖中可以看出,該同學在操作時犯了一個錯誤是砝碼和物品位置顛倒.實際稱量的碳酸鈉晶體質量為21.4g.(已知:燒杯的質量為80g,砝碼的數據單位是g)

Ⅱ.實驗室要配制2.5mol/L 的稀硫酸溶液90mL,回答下列問題:
(3)用量筒量取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13.6mL.
(4)配制時,必須使用的儀器除量筒、燒杯、玻璃棒外,還缺少的儀器是天平、膠頭滴管、100mL容量瓶.
(5)配制溶液的過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確,下列操作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是BC.
A.量取濃硫酸時,仰視讀數
B.洗滌量取濃H2SO4后的量筒,并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中
C.稀釋硫酸時,有溶液濺到桌面上
D.沒有洗滌稀釋硫酸的燒杯和玻璃棒
E.定容搖勻后,發(fā)現液面低于標線,又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標線
F.容量瓶不干燥
(6)從容量瓶中取該溶液40mL,與5mol/L的NaOH溶液40mL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溶液中的c(Na+)=2.5mol/L(忽略溶液合時體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溫度時,在一個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根據圖中數據,試填寫下列空白: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Y?2Z.
(2)反應開始至2min,氣體Z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 mol•L-1•min-1
(3)若X、Y、Z均為氣體,反應達到平衡時:
①壓強是開始時的0.9倍;
②若此時將容器的體積縮小為原來的$\frac{1}{2}$倍,達到平衡時,容器內溫度將升高(容器不與外界進行熱交換),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4)若上述反應在2min后的t1~t6內反應速率與反應時間圖象如圖2,在每一時刻均改變一個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則B
A.在t1時增大了壓強
B.在t3時加入了催化劑
C.在t4時降低了溫度
D.t2~t3時X的轉化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表示常見元素單質及化合物相應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的產物沒有全部列出.

已知:B是一種黃綠色氣體,C在所有氣體中密度最小,D是一種堿;X、Y是生活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金屬,F是一種紅棕色氧化物,常用作紅色油漆和涂料;Z為氣態(tài)氧化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氣體B通常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填“還原性”、“氧化性”或“漂白性”),反應②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反應中的置換反應.
(2)有學生認為B與X反應的產物E不一定是純凈物.他認為產物中可能還有FeCl2(填化學式),為驗證其猜想該同學設計了相關實驗,你認為他需要選擇的試劑為a(填序號).
a.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b.NaOH溶液
c.KSCN溶液                     d.稀硫酸
(3)若Z能導致溫室效應,則反應③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O2+AlO2-+2H2O=Al(OH)3↓+HCO3-
(4)若Z是我國酸雨形成的罪魁禍首,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工業(yè)處理含Z廢氣的方法是在一定條件下與生石灰作用而使其固定,產物可作建筑材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O2+2CaO+O2=2CaSO4
(5)若Z是形成酸雨的另一種主要物質,Z與足量的D溶液反應時能被完全吸收,且生成兩種鹽(物質的量之比為1:1),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NO2+2NaOH=NaNO2+NaN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