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圖是實驗室制乙酸乙酯的裝置.
(1)在大試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是將先加入乙醇,再加濃硫酸,最后加乙酸.
然后輕輕地振蕩試管,使之混合均勻.
(2)裝置中通蒸氣的導管要插在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方.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Na2CO3溶液的倒吸.造成倒吸的原因是乙醇與乙酸都易溶于碳酸鈉溶液.
(3)濃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劑和吸收劑.
(4)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除去酯中混有的酸和醇,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層
(5)實驗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填“大”或“小”).
(6)若實驗中溫度過高,使反應溫度達到140℃左右時,副反應的主要有機產(chǎn)物是乙醚.

分析 (1)混合液體時,先加乙醇,再加濃硫酸,最后加乙酸,防止液體飛濺,且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乙醇、乙酸易溶于水,導管在液面下可發(fā)生倒吸;
(3)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4)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5)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6)反應溫度達到140℃左右時,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乙醚.

解答 解:(1)在大試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是先將乙醇先加入試管中,后加入濃硫酸,最后加乙酸,然后輕輕地振蕩試管,使之混合均勻,
故答案為:先將乙醇先加入試管中,后加入濃硫酸,最后加乙酸;
(2)防止Na2CO3溶液的倒吸,造成倒吸的原因是乙酸和乙醇都易溶于Na2CO3溶液,
故答案為:乙酸和乙醇都易溶于Na2CO3溶液;
(3)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則濃硫酸的作用為①作催化劑;②吸水劑,吸收生成的水,以利于平衡向酯化方向移動,
故答案為:催化劑和吸收劑;
(4)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為除去酯中混有的酸和醇,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層,
故答案為:除去酯中混有的酸和醇,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層;
(5)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故答案為:小;
(6)若實驗中溫度過高,使反應溫度達到140℃左右時,副反應的主要有機產(chǎn)物是乙醚,故答案為:乙醚.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制備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原理、實驗裝置的作用、混合物分離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試管中碳酸鈉溶液的作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反應既是吸熱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甲烷在O2中燃燒的反應B.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
C.灼熱的碳與H2O(g)反應D.鋁片與稀H2SO4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回答下列問題:
A.工業(yè)上,向500-600℃的鐵屑中通入氯氣生產(chǎn)無水氯化鐵;向熾熱鐵屑中通入氯化氫生產(chǎn)無水氯化亞鐵.現(xiàn)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模擬上述過程進行試驗.圖中文字為鐵粉和玻璃絲
(1)制取無水氯化鐵的實驗中,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裝置B中加入的試劑是濃硫酸.
(2)制取無水氯化亞鐵的實驗中,裝置A用來制取HCl.若仍用D的裝置進行尾氣處理,存在的問題是易發(fā)生倒吸;可燃性氣體H2不能被吸收.
(3)若操作不當,制得的FeCl2 會含有少量FeCl3,檢驗FeCl3常用的試劑是KSCN溶液.欲制得純凈的FeCl2,在實驗操作中應先通入氯化氫趕走裝置中的空氣,再點燃C處的酒精燈.
B.常溫下,將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濃HNO3中組成原電池,反應過程中有紅棕色氣體產(chǎn)生,開始時,原電池的負極是Al片,此時,溶液中的H+向Cu電極(填Al或Cu)移動,正極的電極反應式是2H++NO3-+e-=NO2+H2O,t時間后,原電池中電子流動方向發(fā)生改變,其原因是隨著反應進行鋁表面鈍化形成氧化膜阻礙反應進行,銅做負極反應,電流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1)將4molSO2和2molO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經(jīng)10s后達到平衡,測得SO3的濃度為0.6mol•L-1,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用O2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03mol/(L•s)
②平衡時SO2的轉(zhuǎn)化率30%
(2)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A、B進行可逆反應:A(g)+B(g)?m C(g)(m為整數(shù)),A的轉(zhuǎn)化率(αA)與溫度(T)、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此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 (填“放熱”、“吸熱”)反應;
②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縮小容器體積,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增大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FeCl3+3KSCN?Fe(SCN)3+3KCl的平衡體系中,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SCN固體,平衡正向移動.(填“正向”、“逆向”、“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李強在學習了高中化學《鐵及其化合物》一節(jié)的知識后,對初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中的產(chǎn)物產(chǎn)生了疑惑,他認為燃燒時濺落下來的黑色物質(zhì)中除了Fe3O4外可能還含有其他物質(zhì),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他在實驗室中重做該實驗,并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查閱資料:①自然界中鐵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兩種,F(xiàn)eO高溫時極易被氧化為Fe2O3,而Fe2O3在高溫時又容易分解成Fe3O4和一種氣體;②鐵的氧化物的分解溫度及鐵的熔點:
Fe3O4Fe2O3Fe
分解溫度/°C15381400-
熔點/°C--1535
(1)根據(jù)以上資料,李強提出猜想:黑色物質(zhì)的成分可能為Fe和Fe3O4.為了確定黑色物質(zhì)的成分,李強設計了如下幾個實驗方案:
方案1:取該黑色物質(zhì)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觀察是否有大量氣體生成.
方案2:稱取碾碎成粉末狀的黑色物質(zhì)a g,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待反應完全后,在干燥器里冷卻,再稱重,反復多次直到固體恒重,稱得質(zhì)量為b g,比較a、b的關系.
方案3:取少量碾碎成粉末狀的黑色物質(zhì),用磁鐵吸引,看是否被吸起.
你認為能夠證明李強猜想的合理實驗方案是方案2,其他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黑色固體中Fe含量很少,同時在溶液中發(fā)生反應:2Fe3++Fe=3Fe2+,則方案1看不到明顯現(xiàn)象(只說其中的一個理由).
(2)針對李強的質(zhì)疑,研究性學習小組又設計了新的探究方案,裝置如下圖所示.

a.若反應都進行完全,要想確定黑色固體成分必須測定下列物理量中的②③⑤(只填序號).
①通入氫氣體積V ②反應前,黑色固體+硬質(zhì)玻璃管的總質(zhì)量m1 ③完全反應后黑色固體+硬質(zhì)玻璃管的總質(zhì)量m2、軐嶒炃,干燥管質(zhì)量m3、萦操|(zhì)玻璃管質(zhì)量m4、掬\粒質(zhì)量m5、呦×蛩嶂泻苜|(zhì)的量n、鄬嶒灪螅稍锕苜|(zhì)量m6
b.根據(jù)測定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黑色固體中Fe3O4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29(m1-m2)}{8(m2-m3)}$.
(3)向一定量FeO、Fe和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l.5 mol•L-1的鹽酸,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標準狀況)氣體,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1 mol•L-1NaOH溶液,要使鐵元素完全沉淀下來,所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最少為C
A.90 mL             B.100 mL         C.150 mL            D.20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課外活動小組對甲酸進行了如下的實驗,以驗證其含有醛基,并考察其化學性質(zhì),首先做了銀鏡反應.
(1)在甲酸進行銀鏡反應前,必須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Na2CO3)溶液,因為反應必須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
(2)寫出甲酸進行銀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COOH+2Ag(NH32OH $\stackrel{△}{→}$(NH42CO3+2Ag↓+2NH3↑+H2O.
(3)某同學很成功的做了銀鏡反應,他肯定沒有進行的操作BCDEF(寫字母)
A、用潔凈試管
B、在濃度為2%的NH3•H2O中滴入稍過量的濃度為2%的硝酸銀
C、用前幾天配制好的銀氨溶液
D、在銀氨溶液里加入稍過量的甲酸
E、用小火對試管直接加熱
F、反應過程中,振蕩試管使之充分反應
然后,同學們對甲酸與甲醇進行了酯化反應的研究:

(4)乙裝置中長導管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甲醇,平衡內(nèi)外大氣壓強.
(5)寫出甲酸和甲醇進行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COOH+CH3OH$→_{△}^{濃硫酸}$HCOOCH3+H2O.
(6)選擇甲裝置還是乙裝置好?乙,原因是冷凝效果好,減少了甲醇等有毒物質(zhì)對大氣的污染.
(7)實驗過程中選用的藥品、試劑或?qū)嶒炗闷酚校簼釮2SO4、甲醇、甲酸還有飽和碳酸鈉溶液、碎瓷片(沸石)兩種必備用品.
(8)一同學用裝有飽和氫氧化鈉的三頸瓶接收甲酸甲酯,幾乎沒有收集到產(chǎn)物,請給予合理的解釋強堿性條件下,甲酸甲酯水解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通過查詢資料知道,鐵與濃度為1.15mol/L~1.25mol/L的硝酸反應時可同時得到NO2、NO、N2三種氣體.他們欲利用下列儀器驗證該結(jié)論的正確性(已知二氧化氮的沸點為21.1℃、熔點為-11℃,NO的沸點為-151℃、熔點為-164℃,假設實驗過程中的每步轉(zhuǎn)化均是完全的).
(1)實驗時先通過K處導管向裝置內(nèi)通入CO2氣體以排除裝置內(nèi)空氣,目的是防止氧氣、氮氣對生成的NO、N2的檢驗產(chǎn)生干擾;若生成上述三種還原產(chǎn)物各0.02mol,則需要消耗鐵的質(zhì)量(硝酸足量)為5.23g.
(2)B中冰鹽水的作用是冷卻NO2,使其液化,證明有NO2生成的現(xiàn)象是B中試管有紅棕色液體出現(xiàn).
(3)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B中產(chǎn)生預期現(xiàn)象的同時C中溶液的顏色慢慢變淺,則C中最可能發(fā)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5NO+4H++3MnO4-=3Mn2++5NO3-+2H2O;裝置D、E是用于(排液法)收集N2,請完善裝置D(在原圖中進行).
(4)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NO2、NO通入冰凍的水中二者恰好反應并得到一種酸X,則X的化學式為HNO2.有同學認為,不能根據(jù)X與Na2SO3溶液反應的情況比較X的酸性與亞硫酸的酸性的相對強弱,該同學的理由是HNO2能氧化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密閉容器中,使2molN2和6molH2混合發(fā)生下列反應:N2(g)+3H2(g)?2NH3(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1)當反應達到平衡時,N2和H2的濃度比是1:3;N2和H2的轉(zhuǎn)化率比是1:3.
(2)升高平衡體系的溫度(保持體積不變),混和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變小,密度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當達到平衡時,將c(N2)、c(H2)、c(NH3)同時減小一倍,平衡將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4)當達到平衡時,充入氬氣,并保持壓強不變,平衡將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5)若容器恒容,絕熱、加熱使容器內(nèi)溫度迅速升至原來的2倍,平衡將逆反應方向
(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不移動”).達到新平衡后,容器內(nèi)溫度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來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鉛蓄電池是最常見的二次電池,其構(gòu)造示意圖如下.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Pb(s)+PbO2(s)+2H2SO4(aq)$?_{充電}^{放電}$ 2PbSO4(s)+2H2O(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放電時,電解質(zhì)溶液的PH值增大
B.放電時,電路中轉(zhuǎn)移0.2mol電子時Pb電極質(zhì)量減少20.7g
C.放電時,溶液中H+向PbO2電極移動
D.放電時,正極反應為:PbO2(s)+4H+(aq)+SO42-(aq)+2e-═PbSO4(s)+2H2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