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微生物的抗性突變是自發(fā)產生的?還是與相應的環(huán)境因素有關?有人設計下列實驗,以研究探討該問題。實驗選用對鏈霉素敏感的大腸桿菌K12。培養(yǎng)基3、7、11中含有鏈霉素,其它培養(yǎng)基中不含鏈霉素。請據實驗回答:

(1)將原始對鏈霉素敏感大腸桿菌K12菌種涂布在培養(yǎng)皿1的表面培養(yǎng),接著通過右圖“印章”將培養(yǎng)皿1中的菌群“印”在培養(yǎng)皿2、3上培養(yǎng)。“印章”位置保持不變。上述不含鏈霉素培養(yǎng)基通常使用的是 ,據功能,培養(yǎng)皿3是 培養(yǎng)基。“印章”使用前需作 處理。

(2)培養(yǎng)基2中的菌落是 ,培養(yǎng)基3中的菌落是 。

(3)培養(yǎng)基3的A點處有菌落生長,將培養(yǎng)基2中相應的A點位置的菌落上挑出少量移入培養(yǎng)基4中。如圖反復幾次實驗。請根據實驗現象解釋“微生物的突變是自發(fā)的還是環(huán)境因素導致的”: 。培養(yǎng)液4、8中的菌液越來越少,但培養(yǎng)皿7、11中的菌落越來越多。原因是: 。

(4)要分離出單個菌落,除了本實驗中的涂布法外,還可以用___________法。

(5)現有5種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1、2、3、4、5,它們不能合成生長所必需的物質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質的必需中間產物,但不知這些物質合成的順序,于是在培養(yǎng)基中分別加入這幾種物質并分析了這幾種物質對各種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生長的影響,結果如表所示.根據以上結果,推測這幾種物質的合成順序應是 。

物質

突變體

培養(yǎng)基中加入的物質

A

B

C

D

E

G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 :表示生長 - :表示不生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A、B、C為對某一植物胚芽鞘做不同處理的實驗組,D為同一種被紙盒罩住的固定植株,紙盒勻速旋轉,有單側光照.則A、B、C、D中表現為直立生長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及操作步驟:
(1)基因的“剪刀”是指限制酶.一種該物質能識別1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切點上切割DNA分子.大腸桿菌中的一種叫EcoRI的限制酶,能夠專一識別GAATTC的序列,并在G和A之間將這段序列切開.
(2)基因的“針線”即DNA連接酶,可以“縫合”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而構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
(3)基因工程中,目前常用的運載體有質粒等.
(4)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驟:
a)提取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c)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d)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武邑中學高三下學期周考5.29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甲、乙、丙三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別分布于某山地的A(高山草原)、B(亞高山灌木叢)、C(針闊混交林)三種不同的棲息地中。取數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種植物的種子均勻混合,再平分為三組,分別種植于A、B、C三種棲息地中的實驗地塊(清除其他植物,種植方式相同,各種子均能發(fā)育成植株,并結種子),對各實驗地塊中三種植物所結種子數進行統(tǒng)計,得到如下結果:

A棲息地:甲種子:乙種子:丙種子≈6: 3:1;

B棲息地:甲種子:乙種子:丙種子≈3: 6: 1;

C棲息地:甲種子:乙種子:丙種子≈3: 3: 4。

請冋答:

(1)混合種植后,實驗地塊中三種植物種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種植物當年的_________不同(填種 群的特征)。若環(huán)境條件不變,預測幾年內B實驗地塊三個種群的數量變化趨勢是_________。

(2)在實驗結束的若干年后,A實驗地塊演替的結果是形成_________;C實驗地塊演替趨勢是群落的空間結構和_________結構都向復雜化發(fā)展。

(3)每年輸入丙的能量一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丙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動。此過程是C、H、0、N、P、S等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之間進行物質循環(huán)過程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武邑中學高三下學期周考5.29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TP和酶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在細胞內外均可起調節(jié)作用的微量有機物

B.無氧條件下,無氧呼吸是葉肉細胞產生ATP的唯一來源

C.酶的作用有專一性,ATP的作用沒有專一性

D.ATP的合成和分解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合成和釋放不需要ATP的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兵團華山中學高二下月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進行生物工程設計時,下表各組所選的實驗材料與實驗目的配置錯誤的是( )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表示在光照條件下某正常生理狀態(tài)的植物葉肉細胞內發(fā)生的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甲中D代表的物質是丙酮酸.
(2)圖甲字母中,能表示同一物質的是A和G、B和F.
(3)當圖甲中細胞有①過程發(fā)生而沒有②過程發(fā)生時,該細胞處于的生理狀態(tài)是光合作用強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強度;若要①過程也不發(fā)生,則對該細胞處理 的方法是處于黑暗條件下.
(4)在乙圖中,若a圖所示為溫度最適的陰生(喜陰)植物曲線,則為溫度最適的陽生(喜陽)植物曲線與其相比,C點應右移;C點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強,可通過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大光合作用.
(5)將某植物體形態(tài)、大小、生理狀況相同的綠葉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h,再用適當的相同的光照射1h,測其重量變化(假設在光下和黑暗條件下,細胞呼吸消耗有機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數據.請分析并回答問題:
組別1234
溫度/℃27282930
暗處理后重量變化/mg-1-2-3-4
光照后與暗處理前重量變化/mg+3+3+3+1
根據本實驗所測數據,該綠葉細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溫度是29℃;27℃時綠葉的凈光合速率是4mg/h;30℃時真光合速率為3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雞的性別決定為ZW型,雄雞為ZZ、雌雞為ZW,缺少染色體Z致死.若一只性染色體組成為ZW的小雞,因受環(huán)境影響發(fā)育成正常能交配的公雞,該公雞與正常母雞交配且子代正常發(fā)育,則子代的性別為(  )
A.♀:♂=1:1B.♀:♂=2:1C.♀:♂=3:1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微囊藻在太湖夏季水華的藻類中占據絕對優(yōu)勢的地位,即使經歷了寒冷的冬天等逆境,微囊藻依然能在夏季引發(fā)水華.研究人員認為微囊藻可能對低溫有一定的適應性,為此進行了如下研究,請根據相關實驗回答問題:
實驗一:從太湖梅梁灣口采集了0~15cm的上層底泥,分離出微囊藻.分別在滅菌的太湖水、MA培養(yǎng)液(富含N、P、K、Mg等多種礦質離子和有機質)中進行培養(yǎng),微囊藻的起始密度調整至40(106個mL-1).在3~4℃、無光的條件下培養(yǎng)7個月,每隔一段時間對藻細胞密度進行檢測.最終結果如圖1所示.
實驗二:將實驗(一)MA實驗組中經過低溫處理的種群密度為11(106個mL-1)的微囊藻與等量沒有經過低溫處理的同種微囊藻置于滅菌的太湖水、23℃、有光條件下培養(yǎng),結果如圖2所示.

(1)實驗一中“3~4℃、無光的條件”模擬的是冬季太湖水下溫度、太湖底層水體環(huán)境.
(2)由圖1 可知,在低溫、無光處理過程中,微囊藻細胞在MA培養(yǎng)液中的存活率相對較高.若將培養(yǎng)溫度改為23℃,其他培養(yǎng)條件不變,預期活藻細胞密度會降低(填“升高”或“降低”),原因是無光條件下,微囊藻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23℃下呼吸作用加強,消耗了過多的貯藏物質,導致活力下降.
(3)低溫處理不能(填“能”或“不能”)成為太湖微囊藻生長的限制因子.
(4)若用MA培養(yǎng)液代替實驗二中的滅菌太湖水,該處理模擬了太湖水體富營養(yǎng)化現象.若其他條件不變,請在圖2中畫出低溫組微囊藻數量變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