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發(fā)現基因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的是( 。
A.若遺傳因子位于染色體上,則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
B.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F2中三種基因型個體比接近1:2:1
C.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會出現兩種性狀比接近1:1
D.由F2出現了“3:1”推測生物體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分析 孟德爾發(fā)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其中假說內容:(1)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2)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3)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4)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演繹是指根據假設內容推測測交實驗的結果.

解答 解:A、孟德爾并沒有提出遺傳因子位于子染色體上,且“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屬于假說的內容,A錯誤;
B、演繹是根據假設內容推測測交實驗的結果,而不是推測F2中三種遺傳因子組成的個體比例,B錯誤;
C、演繹是根據假設內容推測測交實驗的結果,即若F1產生配子時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的兩種性狀比接近1:1,C正確;
D、由F2出現了“3:1”推測生物體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這屬于假說的內容,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孟德爾遺傳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孟德爾遺傳實驗過程及孟德爾實驗采用的方法,識記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的解釋(假說)及演繹的含義,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提取色素時需使用95%的乙醇
B.含量最多的葉綠素a呈現黃綠色
C.葉綠素比類胡蘿卜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大
D.研磨時若不加入碳酸鈣得到的色素帶可能只有兩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碳循環(huán)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E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次級消費者B.完成B→A和F→A的生理過程相同
C.D體內能量最多可以有20%傳遞給CD.信息傳遞只能發(fā)生在E、D、C、B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表示某人從初進高原到完全適應,血液中乳酸濃度的變化曲線,下列對曲線的分析正確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為人初進高原,呼吸頻率加快造成的
B.AB段上升是因為只進行無氧呼吸
C.BC段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緩沖物質轉化為其他物質
D.AB段產生的乳酸,在BC段與CO32-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將新鮮馬鈴薯切成5cm的長條(粗細相同),再將它們分別放在濃度不同的蔗糖溶液中,4h后測量每條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以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實驗結果無法判斷馬鈴薯細胞液的濃度
B.溶液濃度為40g•L-1時,細胞開始發(fā)生質壁分離
C.溶液濃度大于90g•L-1時,細胞可能已經死亡
D.溶液濃度為20g•L-1時,細胞壁的收縮程度小于質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表示夏季時半陰生高等植物--紅掌在不同遮光處理條件下凈光合速率的日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b點葉肉細胞內合成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B.c~d對應時段,植物體內有機物總量基本不變
C.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條件下適當增加該植物周圍的CO2濃度,光合速率會明顯增大
D.M點時,對紅掌體內所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來說,葉綠體消耗的CO2總量大于細胞呼吸產生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分析下列有關資料,回答問題并完善實驗設計方案.
樺尺蛾是一種棲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樹干上的昆蟲,一般為淺色,它借助與環(huán)境相似的體色躲避鳥類天敵.在工業(yè)污染區(qū),黑色樺尺蛾的數量有增多的趨勢.為證實兩種體色的樺尺蛾因環(huán)境不同而數量比例不同,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假設】:
(1)在工業(yè)污染區(qū),黑色蛾數量占優(yōu)勢(合理即可).
【實驗步驟】:
(2)選擇工業(yè)污染區(qū)A和非工業(yè)污染區(qū)B,然后收集樺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顏料分別標記黑色蛾和淺色蛾若干.
(3)將標記的不同體色的蛾分別釋放到上述兩地區(qū),過一段時間后用誘蛾燈誘捕,記錄、統(tǒng)計結果.
【實驗結果如圖】
【結論】:(4)在工業(yè)污染區(qū),黑色蛾數量占優(yōu)勢;在非工業(yè)污染區(qū),淺色蛾數量占優(yōu)勢.
【分析與討論】:
(5)人們觀察到工業(yè)污染導致樹皮變黑,從這個角度解釋上述實驗結果.不同污染程度區(qū)域的樹皮顏色不同,使停歇在樹干上不同體色的蛾被鳥類捕食的概率不同,導致它們的存活率不同(合理給分).
已知樺尺蛾的體色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為了進一步探究樺尺蛾的黑色與淺色性狀的顯隱性關系,有人將一對黑色蛾與淺色蛾雜交,F1中黑色蛾與淺色蛾的數量比為1:1.請利用F1的蛾,在此基礎上設計遺傳實驗完成【探究】.
【實驗步驟】:
(6)選擇F1的雌雄黑色蛾(或淺色蛾)雜交,然后觀察、記錄后代的體色
若選擇淺色蛾,后代出現黑色蛾,則淺色為顯性性狀;若后代全部是淺色蛾,則淺色為隱性性狀).
【結果與分析】:
(7)若后代出現淺色蛾,則黑色為顯性性狀;若后代全部是黑色蛾,則黑色為隱性性狀(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赫爾希與蔡斯用32P標記T2噬菌體與無標記的細菌培養(yǎng)液混合,一段時間后經過攪拌、離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如果離心前混合時間過長,會導致(  )
A.沉淀物放射性升高,上清液放射性降低
B.沉淀物放射性降低,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C.沉淀物和上清液放射性都升高
D.沉淀物和上清液放射性都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圖1表示在光照條件下,植物葉肉細胞中發(fā)生的生理過程,請分析回答:

(1)寫出圖中有關字母所代表的物質:a代表[H],d代表CO2
(2)圖中生成e的具體場所是線粒體內膜,ATP中的能量轉換到b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當圖中細胞有①過程發(fā)生而沒有②過程發(fā)生時,該細胞所處的生理狀態(tài)是光合作用強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強度.
(3)圖2為某同學“探究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廣口瓶中的NaHCO3的作用是維持CO2濃度穩(wěn)定.圖中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排除溫度的改變對光合作用的影響.若實驗中每隔15min增加一次廣口瓶與燈之間的距離(始終保證黑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則有色小液滴向右移動的速率減。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主要原因是光照強度減弱,光合作用釋放的O2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