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繪制了細胞分裂期的三個時期模式圖。
(1)請你在下圖方框中畫出細胞分裂期中所缺時期的模式圖。
(2)動物細胞有絲分裂與上圖不同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圖。
(3)圖中染色體數(shù)與其他各圖不詞的是圖________,此時有染色體________條,染色單體_______條。
【答案】 A、B C 8 0
【解析】試題分析:圖A細胞中的染色體散亂的分布在紡錘體的中央,屬于有絲分裂前期圖;圖B細胞一分為二,屬于有絲分裂末期圖;圖C細胞發(fā)生著絲點的分裂,并且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屬于有絲分裂后期圖。
(1)圖中ABC細胞分別屬于有絲分裂的前期、末期和后期圖,缺少中期。有絲分裂中期時,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并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如圖所示:。
(2)動物與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前期紡錘體的形成不同、后期細胞質的分裂方式不同,對應圖中的A、B。
(3)圖中A、B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而C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增加了一倍,有8條染色體,沒有染色單體。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按下表所示進行有關實驗。
材料 | 實驗試劑 | 觀察內容 | |
A | 浸泡過的花生種子 | 清水、蘇丹Ⅲ染液、50%酒精 | 細胞中著色的小顆粒 |
B | 西瓜汁液 | 斐林試劑 | 磚紅色沉淀 |
C | 豆?jié){ | X試劑 | Y現(xiàn)象 |
將上述A組實驗材料按表中實驗條件進行相關處理后,制成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顯微鏡的目鏡放大倍數(shù)為10×,物鏡有以下圖示“10×”和“40×”兩種。請回答:
(1)該同學應先用物鏡__________(填“①”或“②”)觀察到清晰的物像后,把要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觀察。,再用轉換器轉過物鏡__________(填“①”或“②”)觀察。
(2)根據(jù)觀察的結果分析:
A組實驗中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組實驗中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組實驗中的X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Y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xiàn)有無標簽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本質為蛋白質)溶液各一瓶,可用雙縮脲試劑、斐林試劑將它們鑒定出來。請回答:
用一種試劑將上述4種溶液區(qū)分為兩組,這種試劑是__________,其中發(fā)生顯色反應的一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溶液,不發(fā)生顯色反應的另外兩種溶液可用__________試劑進一步區(qū)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類與環(huán)境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一個連續(xù)的薄層
B. 通過正反饋機制可以使受污染的水體恢復正常
C. 全球人口應該在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的情況下保持平衡
D. 全球變暖使熱帶疾病傳播范圍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綠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閉容器內暗處理后,測得容器內CO2和O2濃度相等(氣體含量相對值為1),在天氣晴朗時的早6時移至陽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繼續(xù)測量兩種氣體的相對含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對此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只有在8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B.在9﹣16時之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O2濃度不斷上升
C.該植物體內17時有機物積累量小于19時的有機物積累量
D.該植物從20時開始進行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興趣小組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設計了如下實驗:向甲、乙兩氣球中分別注入10mL酵母菌培養(yǎng)液、10mL加熱煮沸后冷卻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再向氣球中分別注入適量相等的氧氣,扎緊氣球,分別固定于裝有20℃溫水的燒杯中.將整個裝置置于20℃的恒溫水浴中,記錄實驗開始30min后燒杯中液面變化量.實驗裝置如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乙形成對照以消除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帶來的實驗誤差
B.實驗開始的一段時間內,甲、乙兩燒杯內液面都沒有發(fā)生變化
C.實驗開始30min后,兩燒杯內液面甲升高,乙沒有發(fā)生變化
D.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測培養(yǎng)液以確認是否進行的是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的穗發(fā)芽影響其產量和品質。某地引種的紅粒小麥的穗發(fā)芽率明顯低于當?shù)匕琢P←。為探究淀粉酶活性與穗發(fā)芽率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 分組 | 紅粒管 | 白粒管 | 對照管 | |
① | 加樣 | 0.5mL提取液 | 0.5mL提取液 | C |
② | 加緩沖液(mL) | 1 | 1 | 1 |
③ | 加淀粉溶液 | 1 | 1 | 1 |
④ | 37℃保溫適當時間,終止酶促反應,冷卻至常溫,加適量碘液顯色。 溫,加適量碘液顯色。 | |||
顯色結果 | + + + + | + + + + + |
注:“+”數(shù)目越多表示藍色越深
(1)取穗發(fā)芽時間相同、質量相等的紅、白粒小麥種子,分別加蒸餾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分組、步驟及結果如下:
步驟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__,步驟②中加緩沖液的目的是控制pH。顯色結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較低的品種是_______。據(jù)此推測:淀粉酶活性越低,穗發(fā)芽率越__________。若步驟③中的淀粉溶液濃度適當減小,為保持顯色結果不變,則保溫時間應__________(縮短/加長)。
(2)小麥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為進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發(fā)芽率差異中的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X處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Ⅰ中兩管顯色結果無明顯差異,且Ⅱ中的顯色結果為紅粒管顏色顯著__________(深于/淺于)白粒管,則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這兩種小麥穗發(fā)芽率差異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植物葉肉細胞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過程示意圖。ⅠⅦ代表物質,①⑤代表過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的A、B階段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甲中所示的物質Ⅰ、Ⅱ、Ⅲ依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圖乙中所示的物質Ⅴ、Ⅶ依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②是在葉綠體的_________進行的。過程④是在細胞的__________(具體場所)進行的。
(3)光照強度、溫度、C02濃度等外界因素都能影響光合作用強度,其中主要影響B(tài)階段的因素是______。若將該植物周圍的C02由較低濃度快速升到較高且適宜濃度,短時間內甲圖中的C3的含量將_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4)乙圖與酵母菌細胞在無氧時的代謝相比,特有的步驟是______________(填數(shù)字)。
(5)糧食儲藏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生糧堆濕度增大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細胞進行了圖中_________(填甲或乙)過程產生了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種群特征之間的關系,據(jù)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依次為年齡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種群數(shù)量、性別比例
B.種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變化趨勢
C.研究城市人口的變遷,遷入率和遷出率是不可忽視的
D.種群數(shù)量還受自然氣候等因素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