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為人體細胞分裂過程示意圖,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A-E段與M-Q段,孟德爾遺傳定律發(fā)生于GH段
B.若在A點將核DNA用同位素標記,則在GH段可檢測到有放射性的脫氧核苷酸鏈占50%
C.在圖中的GH段和OP段,細胞中都含有2個染色體組
D.若某人的染色體組成為44+XXY,形成該病的原因不可能是其父親在G-H段分裂正常,I-J段兩條性染色體移向了一極

分析 分析曲線圖:AE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核DNA含量變化曲線;FK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核DNA含量變化曲線;LM表示受精作用;MQ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

解答 解:A、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因此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中的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則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A-E段、F-H段與M-Q段;孟德爾遺傳定律發(fā)生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即G-H段,A錯誤;
B、若在A點將核DNA用同位素標記,則到GH段時DNA進行了兩次半保留復制,因此可檢測到有放射性的脫氧核苷酸鏈占$\frac{2}{{2}^{2}×2}$=$\frac{1}{4}$,即25%,B錯誤;
C、在圖中的GH段,細胞中都含有2個染色體組,而OP段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C錯誤;
D、若某人的染色體組成為44+XXY,形成該病的原因可能是父方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GH段)X和Y染色體未分離,不可能是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IJ段)異常,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考查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能正確分析曲線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供體的胚胎移植到受體后,游離的胚胎在發(fā)育過程中形成胎盤與受體相連,并通過胎盤與受體的血液進行物質交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受體的作用是為供體胚胎提供發(fā)育的條件
B.受體與胚胎血型應相同,否則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
C.受體必需與供體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
D.受體可能改變胚胎的遺傳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浸花法是擬南芥轉化最常用的方法,對生長5〜6周已抽苔的擬南芥打頂來促進側枝生長,待花序大量產生時將其在含有轉化輔助劑Silwet和蔗糖的農桿菌溶液中浸泡幾分鐘,3〜4周后收取轉化植株的種子.在含有合適抗生素的平板上對種子進行篩選,能夠健康生長的幼苗為轉基因植株.這種轉化方法不需要組織培養(yǎng)和再生植株的過程,操作簡便、轉化效率較高.回答下列問題:
(1)若要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目的基因,可采用PCR技術;該技術用到的酶是耐熱的DNA聚合酶.
(2)基因工程中一般都需要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原因是使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中穩(wěn)定存在,并且可以遺傳給下一代,同時,使目的基因能穩(wěn)定表達和發(fā)揮作用.
(3)使用農桿菌是因為它含有T-DNA能插入到擬南芥染色體DNA中,并且可以穩(wěn)定的遺傳給后代.目的基因整合到擬南芥染色體DNA中,引起的變異屬于基因重組.
(4)上述操作過程用到的受體有農桿菌、植物細胞.
(5)若要檢測轉基因擬南芥的染色體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的技術是DNA分子雜交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與實驗相關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統(tǒng)計酵母菌液中的種群密度時,為保證計數(shù)準確,對處于中方格四角的細胞應只計數(shù)左上、左下、右上三個角
B.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實驗中,根尖用卡諾氏液固定后應用蒸餾水漂洗10分鐘再進行后續(xù)操作
C.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模擬實驗中,用塑料勺將瓊脂塊從NaOH溶液中取出后,應立即用塑料刀把瓊脂塊切開,對切面上的NaOH擴散深度進行觀察和測量
D.觀察花生子葉中的脂肪顆粒、葉綠體色素的提取以及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操作中均用到一種試劑,而其使用濃度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科學家為了提高光合作用過程中Rubiaco酶對CO2的親和力,利用PCR定點突變技術改造Rubisco酶基因,從而顯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請回答下列問題:
(1)PCR定點突變技術屬于蛋白質工程(填“基因工程”或“蛋白質工程”).可利用定點突變的DNA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常用農桿菌轉化法 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植物細胞,還需用到植物細胞工程中的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才能最終獲得轉基因植物.
(2)PCR過程所依據(jù)的原理是DNA雙鏈復制.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需要加入兩種引物.一個DNA分子三輪復制以后,含有兩種引物的DNA分子有6個.
(3)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wěn)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轉化.科研人員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培育的該轉基因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明顯增大,可能的原因是所轉的基因未成功導入或導入的基因未能準確表達.
(4)另有一些科學家利用生物技術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的細胞核中,經(jīng)培育獲得一種轉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細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長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有關敘述錯誤的是B.
A.選擇受精卵作為外源基因的受體細胞是因為這種細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達
B.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可檢測外源基因在小鼠細胞內是否成功表達
C.人的生長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細胞表達,說明遺傳密碼在不同種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將轉基因小鼠體細胞進行核移植(克隆),可以獲得多個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已知香蕉、蘋果等肉質果實成熟過程中會出現(xiàn)明顯的呼吸高峰,呼吸速率可增加若干倍,呼吸高峰的出現(xiàn)標志果實達到成熟可食的程度.某同學測量了香蕉果實成熟過程中細胞呼吸強度及乙烯含量的變化,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香蕉果實中的淀粉在成熟過程中可轉變?yōu)榭扇苄蕴,一部分積累在果肉細胞的液泡(填細胞器名稱),使果實變甜;一部分參與有氧呼吸,在此過程中,丙酮酸和水(填物質名稱)反應生成CO2
(2)香蕉成熟過程中,人們認為乙烯是促進果實成熟的激素.圖中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jù)是乙烯峰值先于呼吸高峰出現(xiàn).
(3)據(jù)圖分析,要延遲香蕉果實的成熟,一方面可以通過抑制乙烯的生成;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充入氮氣和二氧化碳措施,以達到目的.
(4)該實驗結果能否驗證肉質果實在成熟過程中均會出現(xiàn)呼吸高峰的結論?請判斷并說明理由不能,該實驗選擇香蕉作為實驗對象,只能得出香蕉在果實成熟過程中會出現(xiàn)呼吸高峰,而不能得到肉質果實在成熟過程中均出現(xiàn)呼吸高峰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大魚吃同種小魚是群落中的捕食關系
B.群落演替過程中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變化
C.群落演替的結果一定能形成森林
D.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與細胞生命歷程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中,不同時期的細胞中表達的基因有差異
B.在成熟的生物體中,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受到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調控的
C.細胞癌變的過程中,一定有DNA中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
D.細胞在衰老和凋亡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種群和群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進化必然伴隨著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

B.1:1的性別比最有利于種群數(shù)量增長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結構是動物分層分布的原因

D.火災后森林中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