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8570  128578  128584  128588  128594  128596  128600  128606  128608  128614  128620  128624  128626  128630  128636  128638  128644  128648  128650  128654  128656  128660  128662  128664  128665  128666  128668  128669  128670  128672  128674  128678  128680  128684  128686  128690  128696  128698  128704  128708  128710  128714  128720  128726  128728  128734  128738  128740  128746  128750  128756  12876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體下滑的加速度與物體質量及斜面傾角的關系.因為一般的長木板摩擦較大,學習小組決定用氣墊導軌代替長木板,對氣墊導軌進行改造,做成斜面,這樣摩擦可以忽略不計,裝置模型簡化如圖1所示.實驗室提供器材如下:
A.氣墊導軌(已知長度為L); 
B.質量為M的滑塊(內部為空的,可以放砝碼,可視為質點);
C.質量為m的砝碼若干個;   
D.各種薄厚不等的方木板多個(墊氣墊導軌備用);
E.米尺;                   
F.秒表.
實驗過程:
第一步,保持斜面傾角不變,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
(1)實驗中,通過向滑塊內放入砝碼來改變滑塊質量,只要測出由斜面頂端滑至底端所用的時間t,就可以由下面哪個公式求出滑塊的加速度C
A.$\frac{L}{{t}^{2}}$              B.$\frac{L}{2{t}^{2}}$            C.$\frac{2L}{{t}^{2}}$          D.$\frac{L}{2t}$
(2)某同學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如表所示,根據這些信息,判斷以下結論正確的是BD
時間t/s
質量
次數(shù)
MM+mM+2m
11.421.411.42
21.401.421.39
31.411.381.42
A.在實驗誤差范圍內,滑塊的質量改變之后,其加速度改變較大
B.經過分析得出滑塊的加速度和滑塊的總質量沒有關系
C.經過分析得出滑塊的平均速度和滑塊的總質量成正比
D.在實驗誤差范圍內,滑塊的質量改變之后,其下滑的時間不會改變
第二步,保持物體質量不變,探究加速度與傾角的關系.
實驗中通過改變方木塊墊放位置來調整氣墊導軌的傾角.由于沒有量角器,因此通過測量氣墊導軌頂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求出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frac{h}{L}$.某同學記錄了高度h和加速度a的對應值如表格所示.
L。╩)1.00
h。╩)0.100.200.300.400.50
a。╩/s20.9701.9502.9253.9104.880
(3)請根據表中所給的數(shù)據,在圖2中的坐標系上通過描點繪出a-h圖象.
(4)根據所繪出的a-h圖象,求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2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個等長的部分,一物體由A點從靜止釋放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到達各點的速率vB:vC:vD:vE=1:2:3:4
B.物體從A點到達各點所經歷的時間:tB:tC:tD:tE=1:2:3:4
C.物體從A到E的平均速度$\overline{v}$=vB
D.物體通過每一部分時,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研究共點力的合成”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示.
(1)(多選題)關于此實驗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D.
A.同一次實驗中,O點的位置不允許變動
B.實驗中,只需記錄彈簧測力計的計數(shù)和O點的位置
C.實驗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測力計之間的夾角心須取90°
D.拉橡皮筋時,彈簧秤、橡皮條、細繩應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2)(單選題)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觀察者站在路邊的一個標桿處,一靜止的列車的第一節(jié)車廂前端也恰好位于標桿處,當列車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運動時( 。
A.每節(jié)車廂末端經過觀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sqrt{2}$:$\sqrt{3}$:…:
B.每節(jié)車廂經過觀察者所經歷時間之比是1:2:3:…
C.在相等時間里經過觀察者的車廂數(shù)之比是1:2:3:…
D.在相等時間里經過觀察者的車廂數(shù)之比是1: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必與其幾何中心重合
B.兩個物體之間只要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彈力
C.放在桌面上的物體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
D.靜摩擦力是靜止的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運動的物體受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為一質點運動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圖象是一條拋物線,方程為x=40t-5t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點的初速度是20 m/s
B.質點的加速度大小是5 m/s2
C.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第5s內的位移是-5m
D.t=4 s時,質點的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圖甲是用來探究小車質量一定時,其加速度和力之間關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乙是該裝置的俯視圖.

(1)本實驗有以下步驟:
A.將一端附有定滑輪的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取兩個質量相等的小車,放在近似光滑的水平長木板上
B.打開夾子,讓兩個小車同時從靜止開始運動,小車運動一段距離后,關上夾子,讓兩個小車同時停下來,用刻度尺分別測出兩個小車在這一段時間內通過的位移大小
C.分析所得到的兩個小車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位移大小與小車所受的水平拉力的大小關系,從而得到質量相等的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力的關系
D.在兩小車的后端分別系上細繩,用一只夾子夾住這兩根細繩
E.在兩小車的前端分別系上細繩,繩的另一端跨過定滑輪各掛一個小盤,盤內分別放著質量不等的砝碼,使砝碼盤和盤內砝碼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分別用天平測出兩個砝碼盤和盤內砝碼的總質量.
對于上述實驗步驟,正確的排列順序是ADEBC.
(2)若測得砝碼盤和盤內砝碼的總質量分別為m1、m2,對應小車的位移大小分別為x1、x2,經過多次重復實驗,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若關系式x1:x2=m1:m2總成立,則表明小車的質量一定時,其小車的加速度與合力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  )
A.加速度的變化相等B.速度的變化相等
C.速度的變化不相等D.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及質量間關系的實驗,圖(a)為實驗裝置圖,A為小車,B為打點計時器,C為鉤碼,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實驗中可認為細繩對小車的拉力F的大小等于鉤碼的重力大小,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可由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點求得.

(1)圖(b)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0.10s,由圖中數(shù)據求出小車加速度值為0.64m/s2(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保持鉤碼的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分別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及對應的$\frac{1}{m}$數(shù)據如表中所示,
次數(shù)12345678
小車加速度a(m•s-21.971.731.491.251.000.750.500.30
小車質量m(kg)0.250.290.330.400.500.711.001.67
$\frac{1}{m}(k{g^{-1}})$4.003.503.002.502.001.401.000.60
根據表中數(shù)據,為直觀反映F不變時,a與m的關系,在圖(c)中作出了$a-\frac{1}{m}$圖線.根據圖線得到:F不變時,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間的定量關系是$a=\frac{1}{2m}$.

(3)保持小車質量不變,改變鉤碼的質量,該同學根據實驗數(shù)據作出了加速度與合力F圖線如圖(d),該圖線不通過原點,明顯超出偶然誤差范圍,其主要原因是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有一個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從2s末至6s末的位移為24m,從6s末至10s末的位移為40m,求:
(1)物體加速度的大。
(2)2s末速度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