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金非不為寶,玉豈不為堅?用之發(fā)以墨,不如瓦礫頑。”歐陽修的這首詩意思是說,如果用來“發(fā)墨”,瓦礫的價值是金玉之貴也無法取代的。這首詩說明的哲理是
A.瓦礫的使用價值更符合人們的需要
B.承認自然物的客觀性是人們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前提
C.只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更好的認識、利用客觀事物
D.任何事物都處于不斷的變化發(fā)展之中
12.“物質的抽象,自然規(guī)律的抽象,價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話,一切科學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反映著自然。”這一論斷說明
A.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 B.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C.抽象的東西是深刻的、正確的 D.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來源
11.盛夏時節(jié),在我國的一些賓館、商場和寫字樓,不少人盲目地追捧已經落伍的“西裝溫度”,盡管被吹得渾身發(fā)冷,空調仍打在
A.端正立場,轉變觀念 B.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
C.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D.堅持與時俱進,敢于創(chuàng)新
10.
A.內、外因相結合 B.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tǒng)一
C.兩點論,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D.從整體著眼,統(tǒng)籌兼顧,全面安排
9.對物質和意識何者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
A.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B.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C.劃分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標準 D.劃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標準
8.在我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著56個民族。從民族特征來看,民族形成的首要的前提條件是
A.共同語言 B.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
C.共同地域 D.共同地域和共同經濟生活
7.
A.坦桑尼亞―中國 B.贊比亞―中國
C.埃及―中國 D.南非―中國
6.
A.不畏艱難、不怕犧牲 B.顧全大局、舍己為公
C.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一流 D.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吃苦
5.
A.袁隆平 殲十飛機工程 B.李振聲 殲十飛機工程
C.袁隆平 殲八飛機工程 D.李振聲 殲八飛機工程
4.
A.徐州 B.蘇州 C.南通 D.南京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