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某研究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質(zhì)(固定裝置略).已知碳酸鎂加熱發(fā)生類似碳酸鈣的分解反應.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CO3$\stackrel{高溫}{→}$MgO+CO2
(2)裝置C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uO的作用:證明一氧化碳常溫不會與氧化銅反應.
(3)裝置B中發(fā)生的反應:C+CO2$\frac{\underline{\;高溫\;}}{\;}$2CO(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圖中裝置E的作用:安全瓶,能防液體倒吸到加熱的試管中.
(5)本實驗中體現(xiàn)了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是: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具有還原性、毒性.

分析 (1)根據(jù)碳酸鎂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鎂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
(2)根據(jù)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據(jù)此分析C的作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
(3)根據(jù)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進行分析;
(4)根據(jù)裝置E能防止F中的液體倒吸入試管內(nèi),起到了安全牌瓶的作用進行分析;
(5)根據(jù)一氧化碳和氧化鐵、氧化銅的反應現(xiàn)象進行分析.

解答 解:(1)碳酸鎂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鎂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MgCO3$\frac{\underline{\;高溫\;}}{\;}$ MgO+CO2↑;
(2)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所以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所以CuO的作用:證明一氧化碳常溫不會與氧化銅反應;
(3)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CO2$\frac{\underline{\;高溫\;}}{\;}$2CO;
(4)裝置E能防止F中的液體倒吸入試管內(nèi),起到了安全牌瓶的作用;
(5)一氧化碳和氧化鐵會生成分數(shù)反應,和氧化銅不會反應,所以本實驗中體現(xiàn)了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是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具有還原、毒性.
故答案為:(1)MgO;
(2)吸收二氧化碳,證明一氧化碳常溫不會與氧化銅反應;
(3)C+CO2$\frac{\underline{\;高溫\;}}{\;}$2CO;
(4)安全瓶,能防液體倒吸到加熱的試管中;
(5)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具有還原性、毒性.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氧化碳的還原性,對實驗過程中的除雜、干燥進行考查,特別注重對化學方程式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將CuSO4溶液逐滴加入含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觀察到有藍綠色沉淀生成.他們對藍綠色沉淀進行了如下探究.
I.定性探究
【提出問題】藍綠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猜想1:藍綠色沉淀為Cu(OH)2,作出此猜想的理由是2NaOH+CuSO4=Cu(OH)2↓+Na2SO4(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猜想2:藍綠色沉淀為CuCO3,作出此猜想的理由是CuSO4+Na2CO3═CuCO3↓+Na2SO4(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猜想3:藍綠色沉淀為堿式碳酸銅[化學式可表示為Cux (OH)y(CO3z].
【查閱資料】①無水CuSO4是白色粉末,遇水會變藍色.
②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氫氧化鈉固體.
③無論是哪一種沉淀受熱均易分解(假設(shè)均不含結(jié)晶水).
【實驗探究】步驟1:將所得懸濁液過濾,先用蒸餾水洗滌,再用無水乙醇洗滌,晾干.
步驟2:取一定量所得固體,用如下裝置(夾持儀器未畫出)進行實驗.

【問題與討論】
(1)檢查上述裝置氣密性的實驗操作是:用酒精燈微熱試管,若C中有氣泡逸出,撤去酒精燈冷卻一段時間后,C中導管內(nèi)形成
水柱,則證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實驗過程中,觀察到B中白色固體變藍(填實驗現(xiàn)象),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實驗現(xiàn)象),
證明猜想3正確.
Ⅱ.定量探究
【提出問題】如何確定藍綠色沉淀的組成?
[實驗探究】某同學準確稱藍綠色固體32.0g,用如下裝置(夾持儀器未畫出)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1:打開止水夾K1、K2,關(guān)閉K3,通入空氣,一段時間后關(guān)閉止水夾K1、K2,打開K3;
步驟2:點燃酒精燈,待C中硬質(zhì)玻璃管中固體完全變成黑色粉末,打開止水夾K1,繼續(xù)通入空氣至冷卻到室溫.
【問題與討論】
(3)A裝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4)硬質(zhì)玻璃管中固體完全變成黑色粉末后繼續(xù)通入空氣的目的是將裝置中分解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E裝置中.
【數(shù)據(jù)處理】
(5)若實驗結(jié)束后,C中硬質(zhì)玻璃管中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為24.0g,E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質(zhì)量為19.7g.則該藍綠色固體的化學式為Cu3(OH)4CO3(列出計算過程).
【反思與提高】
(6)E中用Ba(OH)2飽和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有:①BaCO3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于CaCO3,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大,稱量誤差;②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可以充分吸收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化學藥品的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B.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必須單獨存放
C.易揮發(fā)、易潮解藥品應密封保存
D.藥品只需分類擺放,不需要作出特別規(guī)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水是我們身邊的化學物質(zhì),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水可用于撲滅常見火災,其滅火原理是將可燃物的溫度降低至著火點以下(或?qū)囟冉档椭林瘘c以下).
(2)生產(chǎn)、生活中常因水的存在,使金屬更易發(fā)生銹蝕.鐵制品銹蝕的過程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和氧氣(或O2)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
(3)水廠常用ClO2對自來水進行二次消毒,其中的氯元素經(jīng)消毒后全部轉(zhuǎn)化為Cl-.ClO2→Cl-的過程中,氯元素的化合價降低了5.(填數(shù)值)
(4)電解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從示意圖中可獲得的正確信息有BC(填寫編號)
A.水由2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gòu)成 
B.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C.化學變化的實驗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D.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
E.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雨佳發(fā)現(xiàn)媽媽在洗魚時,魚鰾是浮在水面上的,撕破魚鰾,水中有氣泡冒出,魚鰾內(nèi)氣體是什么?她和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進行了實驗探究.
【猜想與假設(shè)】甲同學:魚鰾內(nèi)可能有CO2;乙同學:魚鰾內(nèi)可能有H2O.
【查閱資料】無水氯化鈷試紙常用來檢驗水的存在,試劑顏色由藍色變?yōu)榉奂t色.
【實驗驗證】(1)興趣小組用注射器抽取60mL魚鰾內(nèi)的氣體,注入澄清石灰水中,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甲同學猜想成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另取一支注射器抽取魚鰾內(nèi)的氣體,將藍色氯化鈷試紙放入其中,發(fā)現(xiàn)試紙變?yōu)榉奂t色,則乙的猜想正確(填“正確”或“不正確”).
(3)氣體內(nèi)有無氧氣?大家討論后,制定了以下實驗方案,請你完成表中的填空.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1.用注射器抽取魚鰾內(nèi)氣體.
2.用排水法收集注射器內(nèi)抽取的氣體.
3.將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觀察現(xiàn)象
木條熄滅 1.可能不含氧氣
2.可能含少量氧氣
3.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導致木條熄滅
【數(shù)字實驗】老師介紹了手持技術(shù)后,興趣小組同學用氧氣和二氧化碳傳感器分別測得魚鰾內(nèi)兩種氣體的含量如圖:

小明同學一致認為實驗結(jié)論1不正確(填“正確”或“不正確”).
【深入實驗】你能設(shè)計一個簡單可行的實驗證明魚鰾內(nèi)氣體中含有氧氣嗎?利用排水法收集魚鰾內(nèi)氣體,把打磨過得鐵絲放入集氣瓶中,塞緊瓶塞,一段時間后,鐵絲生銹,說明氣體中含有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實驗室有一瓶化肥的標簽已脫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KNO3中的一種,請你完成以下探究:
(1)取少量樣品在研缽中與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證明該化肥肯定不是KNO3;
(2)另取樣品于試管中,滴入適量水振蕩,再滴入適量稀鹽酸,試管中無氣泡放出,則該化肥不是NH4HCO3;
(3)為了進一步確定該化肥的成分,請設(shè)計實驗方案,寫出實驗步驟以及預期現(xiàn)象與結(jié)論(限選試劑:鹽酸、蒸餾水、AgNO3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及實驗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guān)初中化學中一些“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三種合成材料:合金、塑料、合成纖維
B.三種還原性物質(zhì):碳、氧氣、一氧化碳
C.三種可燃性氣體:氫氣、一氧化碳、甲烷
D.三種構(gòu)成物質(zhì)的粒子:分子、原子、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關(guān)于青蒿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
A、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B、屬于氧化物
C、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2g             D、其中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的元素是碳(填元素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物質(zhì)屬于氧化物的是( 。
A.O2B.CO2C.Na2CO3D.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