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
D
函數(shù)即可求得OF與B′F的長,則可得點B′的坐標.
解答:解:過點B作BE⊥OA于E,過點B′作B′F⊥OA于F,

∴∠BE0=∠B′FO=90°,
∵四邊形OABC是菱形,
∴OA∥BC,∠AOB=∠AOC,
∴∠AOC+∠C=180°,
∵∠C=120°,
∴∠AOC=60°,
∴∠AOB=30°,
∵菱形OABC繞原點O順時針旋轉(zhuǎn)75°至OA′B′C′的位置,
∴∠BOB′=75°,OB′=OB=2,
∴∠B′OF=45°,
在Rt△B′OF中,
OF=OB′?cos45°=2×=,
∴B′F=,
∴點B′的坐標為:(,-).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在□ABCD中,AB = 8,AD = 5,sinA = ,E是DC上一點,且BE = BC,則DE的長為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1年青海,16,3分)已知菱形ABCD的對角線AC、BD的長度是6和8,則這個菱形的周長是(  )
A.  20         B. 14       C.28       D.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11·兵團維吾爾)(10分)如圖,在等腰梯形ABCD中,AD=4,BC=9,∠
B=45°.動點P從點B出發(fā)沿BC向點C運動,動點Q同時以相同速度從點C出發(fā)沿CD
向點D運動,其中一個動點到達端點時,另一個動點也隨之停止運動.
(1)求AB的長;
(2)設BP=x,問當x為何值時△PCQ的面積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3)探究:在AB邊上是否存在點M,使得四邊形PCQM為菱形?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1山東濟南,7,3分)如圖,菱形ABCD的周長是16,∠A=60°,則對角線BD的長度為( )
A.2 B.C.4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11·大連)如圖2,矩形ABCD中,AB=4,BC=5,AF平分∠DAE,EF⊥AE,則CF等于
A.B.1C.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個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則這個多邊形的邊數(shù)為(    )
A.4B.5C.6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1·佛山)在矩形ABCD中,兩條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若AB=OB=4,則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對角線把等腰梯形分成了四個小三角形,任意選取其中兩個小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