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圖,G為BC的中點,且DG⊥BC,DE⊥AB于E,DF⊥AC于F,BE=CF.
(1)求證:AD是∠BAC的平分線;
(2)如果AB=8,AC=6,求AE的長.

分析 (1)因為G為BC的中點,且DG⊥BC,則DG是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考慮連接DB、DC,利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又因為DE⊥AB,DF⊥AC,可通過DE=DF說明AD是∠BAC的平分線;
(2)先通過△AED與△ADF的全等關系,說明AE與AF的關系,利用線段的和差關系,通過線段的加減求出AE的長.

解答 解:(1)連接BD、DC
∵DG⊥BC,G為BC的中點,
∴BD=CD,
∵DG⊥BC,DE⊥AB
∴∠BED=∠CFD,
在Rt△DBE和Rt△DFC中,
$\left\{\begin{array}{l}{DB=DC}\\{BE=CF}\end{array}\right.$
∴△DBE≌△DFC
∴DE=DF,
∴∠BAD=∠FAD
∴AD是∠BAC的平分線;
(2)∵DE=DF,∠BAD=∠FAD,AD=AD
∴△AED≌△ADF,
∴AE=AF
∵AB=AE+BE,AC=AF-CF,
∴AB+AC=AE+AF,
∵AB=8,AC=6,
∴8+6=2AE,
∴AE=7.

點評 本題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角的平分線的性質與判定以及三角形的全等.利用線段的和差及等式的性質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50=0B.2-3=$\frac{1}{6}$C.($\frac{1}{3}$)-1<(-3)0<(-3)-2D.(-3)-2<(-3)0<($\frac{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已知:如圖,△ABC內接于⊙O,AD為⊙O的弦,∠1=∠2,DE⊥AB于E,DF⊥AC于F.求證:BE=C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在△ABC中,點D在∠ACB的平分線上,過點D作BC的平行線與∠ACB的外角平分線相交于點E,DE交AC于點F
(1)判斷△CDE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2)判斷DF與EF的大小關系,并說明理由;
(3)若調整點D的位置,使DE與CA的延長線相交于點F,(2)中結論成立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老師在黑板上書寫了一個正確的演算過程,隨后用一張紙擋住了一個二次三項式,形式如下:+3(x-1)=x2-5x+1
(1)求所擋的二次三項式;
(2)若x=-1,求所擋的二次三項式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直線y=-$\sqrt{3}$x+2$\sqrt{3}$與x軸、x軸分別交于點A、B,兩動點D、E分別從A、B同時出發(fā)向點O運動(運動到O點停止),運動速度分別是1個單位長度/秒和$\sqrt{3}$個單位長度/秒,設運動時間為t秒,以點A為頂點的拋物線經過點E,過點E作x軸的平行線,與拋物線的另一個交點為G點,與AB相交于點F.
(1)寫出點A、B的坐標.
(2)用含t的代數(shù)式分別表示EF和AF的長.
(3)當四邊形ADEF為菱形時,試判斷△AFG與△AGB是否相似,并說明理由.
(4)是否存在t值,使△ADF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時拋物線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四邊形ABCD內接于⊙O,BD是⊙O的直徑,AE⊥CD,垂足為E,DA平分∠BDE.
(1)求證:AE是⊙O的切線;
(2)若∠DBC=30°,DE=1cm,求BD的長.
(3)AE=4,BD=10,求CD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拋物線y=x2-2x與x軸交與O、B兩點,頂點為P,連接OP、BP,直線y=x-4與y軸交于點C,與x軸交于點D.

(1)直接寫出點B坐標(2,0);判斷△OBP的形狀△O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將拋物線向下平移m個單位長度,平移的過程中交y軸于點A,分別連接CP、DP:
①當S△PCD=$\sqrt{2}$S△POC時,求平移后的拋物線的頂點坐標;
②在向下平移的過程中,試探究S△PCD和S△PO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直接寫出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及對應的m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AOB=∠COD=90°,
(1)指出圖中以點O為頂點的角中,互為補角的角并說明理由.
(2)若∠COB=$\frac{3}{7}$∠AOD,求∠AOD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