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將一塊邊長為12的正方形紙片ABCD的頂點A折疊至DC邊上的點E,使DE=5,折痕為PQ,則PQ的長為13.

分析 先過點P作PM⊥BC于點M,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到△PQM≌△ADE,從而求出PQ=AE.

解答 解:過點P作PM⊥BC于點M,
由折疊得到PQ⊥AE,
∴∠DAE+∠APQ=90°,
又∠DAE+∠AED=90°,
∴∠AED=∠APQ,
∵AD∥BC,
∴∠APQ=∠PQM,
則∠PQM=∠APQ=∠AED,∠D=∠PMQ,PM=AD
∴△PQM≌△ADE
∴PQ=AE=$\sqrt{{5}^{2}+1{2}^{2}}$=13.
故答案是:13.

點評 本題考查圖形的翻折變換,解題過程中應(yīng)注意折疊是一種對稱變換,它屬于軸對稱,根據(jù)軸對稱的性質(zhì),折疊前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如本題中折疊前后角相等.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2015年,我市有47857名考生參加中考,為了解這些考生的數(shù)學(xué)成績,從中抽取3000名考生的數(shù)學(xué)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本次調(diào)查中總體是2015年,我市47857名考生參加中考的數(shù)學(xué)成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已知拋物線經(jīng)過原點o和x軸上一點A(4,0),拋物線頂點為E,它的對稱軸與x軸交于點D.直線y=-2x-1經(jīng)過拋物線上一點B(-2,m)且與y軸交于點C,與拋物線的對稱軸交于點F.
(1)求m的值及該拋物線對應(yīng)的解析式;
(2)P(x,y)是拋物線上的一點,若S△ADP=S△ADC,求出所有符合條件的點P的坐標(biāo);
(3)點Q是平面內(nèi)任意一點,點M從點F出發(fā),沿對稱軸向上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勻速運動,設(shè)點M的運動時間為t秒,是否能使以Q、A、E、M四點為頂點的四邊形是菱形.若能,請直接寫出點M的運動時間t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已知雙曲線y=$\frac{k}{x}$(x>0)經(jīng)過矩形OABC邊AB的中點F,交BC于點E,且四邊形OEBF的面積為6,則k=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若以A(1,2),B(-1,0),C(2,0)三點為頂點要畫平行四邊形,則第四個頂點坐標(biāo)為(-1,2)或(4,2)或(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ABC≌△ADE,BC的延長線交DE于點G,若∠B=24°,∠CAB=54°,∠DAC=16°,則∠DGB=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a),已知點B(0,6),點C為x軸上一動點,連接BC,△ODC和△EBC都是等邊三角形.
(1)求證:BO=DE.
(2)如圖(b),當(dāng)點D恰好落在BC上時,
①求OC的長及點E的坐標(biāo);
②在x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PEC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寫出點P的坐標(biāo);如不存在,說明理由.
③如圖(c),點M是線段BC上的動點(點B,C除外),過點M作MG⊥BE于點G,MH⊥CE于點H,當(dāng)點M運動時,MH+MG的值是否發(fā)生變化?如不會變化,直接寫出MH+MG的值;如會變化,簡要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中不能單獨鑲嵌平面的是( 。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邊形D.正六邊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交于A(1,12)和B(6,2)兩點.點P是線段AB上一動點(不與點A和B重合),過P點分別作x、y軸的垂線PC、PD交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于點M、N,則四邊形PMON面積的最大值是( 。
A.$\frac{25}{2}$B.$\frac{25}{3}$C.6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