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嘗試探究

如圖1,等腰RtABC的兩個頂點B,C在直線MN上,點D是直線MN上一個動點(點D在點C的右邊),BC=3BD=m,在ABC同側作等腰RtADE,∠ABC=ADE=90°,EF MN于點F,連結CE.

①求DF的長;

②在判斷ACCE是否成立時,小明同學發(fā)現(xiàn)可以由以下兩種思路解決此問題:

思路一:先證CF=EF,求出∠ECF=45°,從而證得結論成立.

思路二:先求DFEF的長,再求CF的長,然后證AC2+CE2=AE2,從而證得結論成立.

請你任選一種思路,完整地書寫本小題的證明過程.(如用兩種方法作答,則以第一種方法評分)

2)拓展探究

(1)中的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都改為有一個角為的直角三角形,如圖2, ABC=ADE=90°,∠BAC=DAE=30°,BC=3,BD=m,當4≤m≤6時,求CE長的范圍.

【答案】(1)①3;②詳見解析;(2).

【解析】

1)①證明△ABD DFE即可得出結論;

②思路一:先證CF=EF,求出∠ECF=45°,從而證得結論成立.

思路二:先求DF,EF的長,再求CF的長,然后證AC2+CE2=AE2,從而證得結論成立.

2)易證△ ABD ∽△ DFE,得,可求出CF= mCE=,得∠ACE=90°,所以無論m取何大于3的數(shù),ACCE總成立,即點E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因此可求出當4≤m≤6時,CE長的范圍.

1)①在等腰RtABC和等腰RtADE中,∠ABC=ADE=90°,∴∠ADB+EDF=90°

EF MN,

∴∠DEF+EDF=90°

∴∠ADB=DEF,

ABDDFE中,

∴△ABD DFEAAS),

DF=AB=BC=3;

②證明:思路一:

由①得ABD DFEAAS),

DF=AB=BC=3,EF=BD=m

CF=CD+DF=CD+BC=BD=m,

CF=EF,

EF MN

∴∠ECF=45°,

∵∠ACB=45°,

∴∠ACE=90°

ACCE;

思路二:由(1)知,DF=AB=3EF=BD=3+m

DE=AD=

AE=

又由(1)可知,∠EFD=∠ABC=90°,CF=EF=3+m,

∴AC=3,CE=(3+m)

AC2+CE2== AE2,

∴△ACE是直角三角形,即ACCE;

2)如圖,作EF MN

∴∠DEF+EDF=90°,

∵∠ADE=90°,

∴∠ADB+EDF=90°,

∴∠ADB=DEF,

∴△ ABD ∽△ DFE,

EF=,DF=3,

CF=CD+DF=CD+BC=BD=m,

∴在RtCEF中,tanECF=,

∴∠ECF=30°CE=2EF=,

∴∠ACE=90°

ACCE,

∴無論m取何大于3的數(shù),ACCE總成立,即點E在一條直線上運動,

4≤m≤6時,CE長的范圍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二次函數(shù),有下列結論:①其圖象與x軸一定相交;②若,函數(shù)在時,yx的增大而減。虎蹮o論a取何值,拋物線的頂點始終在同一條直線上;④無論a取何值,函數(shù)圖象都經過同一個點.其中所有正確的結論是___.(填寫正確結論的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4,3)是反比例函數(shù)y=在第一象限圖象上一點,連接OA,過AABx軸,截取AB=OA(BA右側),連接OB,交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于點P.

(1)求反比例函數(shù)y=的表達式;

(2)求點B的坐標;

(3)求OAP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折紙飛機是我們兒時快樂的回憶,現(xiàn)有一張長為290mm,寬為200mm的白紙,如圖所示,以下面幾個步驟折出紙飛機:(說明:第一步:白紙沿著EF折疊,AB邊的對應邊AB′與邊CD平行,將它們的距離記為x;第二步:將EM,MF分別沿著MHMG折疊,使EMMF重合,從而獲得邊HGAB′的距離也為x),則PD=______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在△ABC中,∠ABC=90°,AO是△ABC的角平分線,以O為圓心,OB為半徑作圓交BC于點D,

1)求證:直線AC是⊙O的切線;

2)在圖2中,設AC與⊙O相切于點E,連結BE,如果AB=4tanCBE=

①求BE的長;②求EC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車從A城出發(fā)勻速行駛至B城.在整個行駛過程中,甲、乙兩車離開A城的距離y(千米)與甲車行駛的時間t(小時)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結論:①A,B兩城相距300千米;②乙車比甲車晚出發(fā)1小時,卻早到1.5小時;③乙車出發(fā)后2.5小時追上甲車;④當甲、乙兩車相距40千米時,tt,其中正確的結論有(  )

A. 1B. 2C. 3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猜想:(1)如圖①,在RtABC中,∠BAC90°,ABAC3,點D與點A重合,點E在邊BC上,連接DE,將線段DE繞點D順時針旋轉90°得到線段DF,連接BF,BEBF的位置關系是   BE+BF   ;

探究證明:(2)在(1)中,如果將點D沿AB方向移動,使AD1,其余條件不變,如圖②,判斷BEBF的位置關系,并求BE+BF的值,請寫出你的理由或計算過程;

拓展延伸:(3)如圖③,在△ABC中,ABAC,∠BACa,點D在邊BA的延長線上,BDn,連接DE,將線段DE繞著點D順時針旋轉,旋轉角∠EDFa,連接BF,則BE+BF的值是多少?請用含有n,a的式子直接寫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點D在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上,過點Dx軸的平行線交y軸于點B0,2),過點A(,0)的直線ykx+by軸于點C,且BD2OC,tanOAC

1)求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連接CD,試判斷線段AC與線段CD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3)點Ex軸上點A左側的一點,且AEBD,連接BE交直線CA于點M,求tanBMC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菱形ABCD中,∠B60°,動點P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自點A出發(fā)沿線段AB運動到點B,同時動點Q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自點B出發(fā)沿折線BCD運動到點D.圖2是點P、Q運動時,BPQ的面積S隨時間t變化關系圖象,則a的值是( 。

A.2B.2.5C.3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