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分析:(1)已知了A點的坐標(biāo),即可求出正比例函數(shù)直線OA的解析式;
(2)根據(jù)C點的橫坐標(biāo)以及直線OC的解析式,可確定C點坐標(biāo),將其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待定系數(shù)a的值;
(3)已知了A點的坐標(biāo),即可求出OD、AD的長,由于△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確定OB的長;欲求四邊形ABDE的面積,需要分成兩種情況考慮:
①0<m<3時,P點位于線段OD上,此時陰影部分的面積為△AOB、△ODE的面積差;
②m>3時,P點位于D點右側(cè),此時陰影部分的面積為△OBE、△OAD的面積差;
根據(jù)上述兩種情況陰影部分的面積計算方法,可求出不同的自變量取值范圍內(nèi),S、m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4)若矩形RQMN與△AOB重疊部分為軸對稱圖形,首先要找出其對稱軸;
①由于直線OA的解析式為y=x,若設(shè)QM與OA的交點為H,那么∠QEH=45°,△QE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當(dāng)四邊形QRNM是正方形時,重合部分是軸對稱圖形,此時的對稱軸為QN所在的直線;可得QR=RN,由此求出m的值;
②以QM、RN的中點所在直線為對稱軸,此時AD所在直線與此對稱軸重合,可得PD=
RN=
,由OP=OD-PD即可求出m的值;
③當(dāng)P、D重合時,根據(jù)直線OC的解析式y(tǒng)=
x知:RD=
;此時R是AD的中點,由于RN∥x軸,且RN=
=
DB,所以N點恰好位于AB上,RN是△ABD的中位線,此時重合部分是等腰直角三角形REN,由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所以此種情況也符合題意,此時OP=OD=3,即m=3;
當(dāng)R在AB上時,根據(jù)直線OC的解析式可用m表示出R的縱坐標(biāo),即可得到PR、PB的表達式,根據(jù)PR=PB即可求出m的值;
根據(jù)上述三種軸對稱情況所得的m的值,及R在AB上時m的值,即可求得m的取值范圍.
(1)設(shè)直線OA的解析式為y=kx,
則有:3k=3,k=1;
∴直線
的解析式為
;
(2)當(dāng)x=6時,y=
x=3,
∴C(6,3);
將C(6,3)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中,
得:36a+12=3,解得
;
(3)當(dāng)
時,如圖①,
=
;
當(dāng)
時,如圖②,
(4)
或
或
.
點評:此類問題綜合性強,難度較大,在中考中比較常見,一般作為壓軸題,題目比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