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陳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像高與像距、物距之間有一定的關系,為了進一步探究,他將5厘米長的發(fā)光體放在一個豎直支架上作為光源進行實驗.
(1)實驗開始前,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裝發(fā)光體、凸透鏡和光屏并進行調節(jié),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
(2)下表是小陳同學實驗時記錄的幾組數(shù)據(jù):
實驗序號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物高l(厘米)像高h(厘米)
1351452
2301552.5
3202055
41530510
51260525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完成下列問題:
①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
②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當像距小于物距時,像高和物高的比值小于1(選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陳通過進一步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又得出像高與物高的比值和像距與物距之間的具體關系,他的結論是像高與物高的比值和像距與物距的比值相等.
(3)小陳用若干個發(fā)光二極管組成形狀如“E”的發(fā)光物體,如圖甲所示,將發(fā)光物體、凸透鏡和光屏依次組裝到光具座上井調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圖乙所示.如果只將“E”換成“R”,并在同一位置觀察,屏上成的像應是圖丙中的④.(填數(shù)字序號)

分析 (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桌面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①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的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可求得其焦距.
②根據(jù)當像距小于物距時,像高與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結論;
③根據(jù)4次試驗中像高與物高的比值和像距與物距之間的具體關系,可得出結論;
(3)要正確理解倒立實像的含義,知道像與物的上下顛倒、左右顛倒.

解答 解:(1)為了能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必須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位置,使它們的中心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
(2)①由表中第3此實驗的數(shù)據(jù),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可知,此時u=2f=20cm.則f=10cm.即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②因1、2次實驗中像距小于物距,則像高和物高的比值:$\frac{2}{5}$<1,$\frac{2.5}{5}$<1,所以當像距小于物距時,像高與物高的比值小于1;
③第1次實驗中像高與物高的比值:$\frac{2}{5}$,像距與物距的比值:$\frac{14}{35}$=$\frac{2}{5}$,
2次實驗中像高與物高的比值:$\frac{2.5}{5}$=$\frac{1}{2}$,像距與物距的比值:$\frac{15}{30}$=$\frac{1}{2}$,
3次實驗中像高與物高的比值為1;像距與物距的比值也是1,
4次實驗中像高與物高的比值:$\frac{10}{5}$=2,像距與物距的比值也是2,
5次實驗中像高與物高的比值為5:像距與物距的比值也是5,則由此可得出結論:像高與物高的比值和像距與物距的比值相等;
(3)根據(jù)乙所成甲的像可知,所成像的是放大倒立的實像,凸透鏡成的實像與物體左右相反、上下也相反.所以R的像應為故當將“R”放于此處,所成的像肯定也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只有丙中④符合.
故答案為:(1)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2)①10;②小于;③像高與物高的比值和像距與物距的比值相等;(4)④.

點評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其中首先根據(jù)表中信息找出該透鏡的焦距,其次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像高與物高的比值和像距與物距之間的具體關系,這些都是在鍛煉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比起一問一答的題型,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因此,此類題型受到中考的青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關于做功、功率和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力一定對物體做功
B.用水平拉力拉著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沿拉力的方向運動,拉力沒有對物體做功
C.機械做功越快,功率就越大
D.機械的機械效率越高,機械就越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內裝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幾滴酒精,塞緊塞子后,用氣筒往瓶內反復打氣,有氣筒壁溫度升高;塞子被彈出;瓶口有白霧三個現(xiàn)象出現(xiàn).
(1)氣筒壁氣溫升高的主要是由活塞壓縮氣體做功引起的(填“活塞與筒壁摩擦生熱”“活塞壓縮氣體做功”)
(2)塞子被彈起的原因是瓶內氣體對塞子做功.
(3)請解釋“白霧”現(xiàn)象瓶內氣體對塞子做功,瓶內氣體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水蒸氣放出熱量,發(fā)生液化,出現(xiàn)白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某興趣小組把一固態(tài)物質加熱后變成了液體,隨后停止加熱讓它冷卻變成固體,記錄開始冷卻后20分鐘內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請回答:
時間/分02468101214161820
溫度/℃9589848070807571676460
(1)表格中有個別的溫度值讀錯了.請你指出70.
(2)請你判斷該物體是不是晶體,并說明理由.是晶體;因為在6--10分鐘的冷卻過程中放熱,而溫度保持不變,符合晶體的特點.
(3)該小組成員甲和乙重做了該實驗,并畫出了同一固體的熔化圖象,見圖.請回答:該物質在BC段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此時該物質仍在要吸收熱量.
(4)觀察并分析:乙所畫圖象是否錯誤?造成乙圖所示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華同學在研究玩具小車A 的運動情況時,描繪出了如圖所示的速度-時間圖象.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速度-時間圖象與坐標軸所包圍部分(即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就是小車運動的距離.根據(jù)圖象可以計算出小車A 在0-1s 內的平均速度為0.1m/s.如果在小車A 開始運動的同時,在A 后方0.9m 處釋放一同向勻速運動的小車B,當小車B的速度為1m/s 時,經(jīng)過足夠長時間,兩車可相遇2次.當小車B 的速度大小滿足小于0.6m/s時,兩車不可能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小紅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如圖所示,實驗中采用厚玻璃板,觀測到蠟燭A通過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兩個清晰的像,且測得兩個像之間的距離為0.8cm,則玻璃板的厚度為( 。
A.0.2cmB.0.4cmC.0.8cmD.1.6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小明的奶奶在家中用電水壺接水時,由于壺口較小,壺蓋擋視線,很難觀察到壺中水位的變化,結果水從壺中溢出灑到地上,小明一邊幫奶奶擦地上的水,一邊想:如果給水壺安裝一個報警器,當水位達到一定高度時,報警器發(fā)出聲音,提示水接好了,這樣就方便多了.
(1)小明找來家中的電水壺,如圖甲所示,觀察電水壺的外觀并研究它的使用過程,發(fā)現(xiàn)其中涉及一些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D(填字母)
A.向壺中注水時,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到人耳的
B.金屬壺身“反光”是發(fā)生了漫反射
C.燒水時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液化現(xiàn)象
D.注水后壺底看起來變淺了,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2)當用力F打開壺蓋時,壺蓋相當于一個杠桿,請你在圖乙中畫出壺蓋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和重力的力臂I(O為支點,B為壺蓋的重心,A為F的作用點).
(3)小明認真思考后,結合學過的力學和電學知識,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報警電路,以下是小明的設計方案,請將其補充完整.
①報警器的水中部分是一個玻璃管,它的一端被絕緣彈性薄膜封閉,報警電路的一部分在玻璃管內,其中彈性片A靠近薄膜,使用時,閉合報警電路開關S,向壺內注水,隨著壺中水位的升高、水對薄膜的壓力逐漸變大(填“變大”或“變小”),彈性薄膜逐漸向右凹進,擠壓彈簧片A,直至彈性片A與觸點B接觸,報警電路接通,電鈴發(fā)出報警聲,提示已達到設定注水高度,即可斷開報警電路開關S,停止注水.
②為了滿足不同的注水高度要求,該電水壺的報警水位高度可以調節(jié),水位調節(jié)手柄的一端固定在報警電路中長度可調的彈簧上,水位調節(jié)手柄可以移動,并能固定在不同檔位的卡槽中,當水位調節(jié)手柄移動時,觸電B可以隨著它左右移動,請分析該報警電路并說明,想要使報警器在更低的水位報警嗎,可以調節(jié)水位調節(jié)手柄,使觸點B向左(填“左”或“右”)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chǎn)生壓強,這個壓強叫做大氣壓,可以用稱為氣壓計的儀器來測量其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20.請你在如圖中改動一根導線的連接位置,使電路中的燈泡L1、L2并聯(lián).并在虛線框中畫出改動后的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