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小明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在白紙上豎直放置一塊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再另取一支未點燃的蠟燭B放在成像處,如圖所示.
(1)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中為使蠟燭B與A的像重合,眼睛應在A(選填“A”、“B”、“C”或“D”)位置.
(3)當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鏡中像將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為驗證像的虛實,小明在蠟燭B處放上光屏,眼睛從B(選填“A”、“B”、“C”或“D”)
位置觀察光屏,發(fā)現(xiàn)光屏上沒有(選填“有”或“沒有”)像.
(5)經(jīng)過三次實驗,小明記錄物與對應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驗證更多的實驗結論,他應增加的實驗測量儀器是刻度尺.

分析 (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點燃蠟燭,蠟燭在玻璃板中成像,觀察蠟燭的像時,眼睛要在蠟燭的一側,才能通過玻璃板看到蠟燭的像.
(3)平面鏡成像特點:像距等于物距,物像等大.
(4)光屏能承接實像,光屏不能承接虛像.
(5)實驗時用刻度尺測量物距和像距.

解答 解:(1)實驗中用平板玻璃替代了平面鏡,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為使蠟燭B與A的像重合,眼睛應該在玻璃板前A位置觀察;
(3)當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蠟燭A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變小,蠟燭A的像大小不變.
(4)驗證像的虛實時,將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眼睛從B處直接觀察光屏,通過看到光屏上沒有像的現(xiàn)象,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5)經(jīng)過三次實驗,小明記錄物與對應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驗證更多的實驗結論,他應增加的實驗測量儀器是刻度尺.
故答案為:(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A;(3)不變;(4)B;沒有;(5)刻度尺.

點評 掌握平面鏡成像實驗中各器材選擇和操作的目的,例如為什么選擇薄透明玻璃板、為什么選擇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玻璃板為什么要豎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看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某學習小組在使用分度值為0.1cm的刻度尺測量的時候,讀出以下幾個讀數(shù),則正確的是( 。
A.3.544cmB.3.54cmC.3.5cmD.3.84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完成下列單位轉換:
(1)50m=0.05km;
(2)6min=0.1h;
(3)36km/h=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明設計了這樣的實驗:用一個彈性較好的鋼片固定在桌邊,在鋼片上用細線掛鉤碼,通過鋼片受力而發(fā)生的形變來研究問題,如圖所示的是小華設計實驗的幾個主要步驟.(小華使用的鉤碼規(guī)格相同)

(1)通過比較(a)和(c)中鋼片的形變程度,可以發(fā)現(xiàn):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2)通過比較(a)和(d)中鋼片的彎曲方向,可以發(fā)現(xiàn):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
(3)通過比較(a)和(b)中鋼片的形變程度,可以發(fā)現(xiàn):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4)在本實驗中,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觀察鋼片的形變來得知,小明采用的這種實驗方法叫做轉換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有一根杠桿,長度為1m,掛在其一端的物體重為50N,掛在另一端的物體為200N,問:
(1)支點應距左端多遠才能使杠桿平衡?
(2)若杠桿兩端所掛重物各增加50N,支點應距左端多遠才能使杠桿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最近幾年,宜昌市建設開發(fā)了很多高樓大廈,在建筑工地上常見的“塔吊”是一種起重設備,用“塔吊”可將很重的水泥板方便地吊起并安放到工作區(qū)域內(nèi).(g取10N/kg)
(1)現(xiàn)有一“塔吊”如圖所示,它有一水平臂AB,AO叫平衡臂,OB叫吊臂.C為可移動的滑輪組,C移動的范圍是從O點到B點.已知:AO=10m,OB=50m.若“塔身”的寬度和鐵架、滑輪組所受重力及摩擦均不計,在A端所裝配重的質量為5t,要想起吊質量為1.25t的水泥板,為安全起吊,C應移動到離O點多遠的地方?
(2)“塔吊”20s內(nèi)將質量為1.25t的水泥板勻速提高了4m,如果機械做的額外功是3×104J,“塔吊”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華選擇了如圖甲的裝置,把小卡片兩端細線繞過滑輪,并掛上鉤碼.

(1)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認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實驗中選擇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慮(填“考慮”、“不考慮”) 小卡片的重力;
(3)如圖乙的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平衡.實驗中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在同一直線上.
(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物理老師認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予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A.
A.減少了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轉.
(5)如圖丁所示,靜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車,其支架的桿子上固定一鐵球,根據(jù)平衡力的知識,分析關于桿子給鐵球的力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沿桿子方向  B.垂直于桿子方向  C.豎直向上 D.沿桿子的某一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因為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是減小額外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說明額外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ㄌ睿骸霸酱蟆被颉霸叫 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圖1是小勇研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物體F下表現(xiàn)離水面的距離h的關系實驗裝置,其中A是底面積為25cm2的實心均勻圓柱形物體,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物體A,使其緩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與h的關系圖象如圖2中實線所示.

(1)物體A重3N,將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的壓強為1.2×103Pa;
(2)浸沒前,物體A逐漸浸入水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將變大;
(3)完全浸沒時,計算A受到水的浮力以及A的密度;
(4)小勇?lián)Q用另一種未知液體重復上述實驗并繪制出圖2中虛線所示圖象,則該液體密度為0.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