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77563  177571  177577  177581  177587  177589  177593  177599  177601  177607  177613  177617  177619  177623  177629  177631  177637  177641  177643  177647  177649  177653  177655  177657  177658  177659  177661  177662  177663  177665  177667  177671  177673  177677  177679  177683  177689  177691  177697  177701  177703  177707  177713  177719  177721  177727  177731  177733  177739  177743  177749  177757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作圖題

7.如圖所示,重為6N的小球靜止在水中,請畫出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下面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勻的勻質(zhì)杠桿進(jìn)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每個鉤碼重0.5N)
(1)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當(dāng)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下沉,此時杠桿處于平衡(“平衡”或“不平衡”),這時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或“右”)端調(diào)節(jié),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圖甲所示,①在杠桿A點處掛4個鉤碼,則在B點處應(yīng)掛6個同樣的鉤碼,杠桿仍然在水平位
置平衡;②把B點處的鉤碼取下,在B點處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拉力F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當(dāng)拉力F向右傾斜時,仍要保持杠桿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原因是動力臂變小了.
(3)對于圖乙和圖丙這兩種實驗情景,有人說,只有像圖丙那樣才能得出“杠桿平衡條件”的結(jié)論,你認(rèn)
為這種觀點正確嗎?說明理由:不對,按圖1也能得出結(jié)論,只是力臂不易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前沒有掛鉤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高,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將杠桿左端的螺母向右 調(diào)節(jié).
(2)如圖甲,在杠桿的左邊A處掛四個相同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在杠桿右端B處掛同樣鉤碼3個.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
(3)如圖乙,用彈簧測力計在C出豎直向上拉,當(dāng)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要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其原因是其力臂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xì)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如果杠桿向右傾斜,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保持水平平衡;實驗中,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測量力臂的長度.
(2)實驗過程中,將鉤碼懸掛于圖中A點,保持阻力、阻力臂不變,在支點O右側(cè)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動力),使杠桿水平平衡,測出每一組動力臂L1和對應(yīng)的動力F1,并記錄在下表中.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坐標(biāo)系中繪制出L1與F1的圖象.根據(jù)圖象或?qū)嶒灁?shù)據(jù)可推算出,當(dāng)L1為0.6m時,F(xiàn)1為0.6N.
次數(shù)動力F1/N動力臂L1/m
10.750.40
21.000.30
31.500.20
42.000.15
53.000.10
(3)實驗中小明發(fā)現(xiàn),保持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當(dāng)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方向偏離豎直方向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會變大,原因是拉力的力臂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物體,在空氣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6N;當(dāng)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4N,求:(g=10N/kg)
(1)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2)物體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讓質(zhì)量不同的鐵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的目的是控制到達(dá)水平面速度相同,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鐵球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選填“質(zhì)量”或“速度”)的關(guān)系.
(2)該實驗是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的大小,來判斷出鐵球具有的動能的大小,這是利用了實驗方法中的轉(zhuǎn)換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
(1)小明通過物理知識的學(xué)習(xí),知道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在活動課中,他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手指(如圖1),看到手指放大的像;再用放大鏡觀察遠(yuǎn)處的房屋(如圖2),看到房屋縮小的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

(2)小明猜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蠟燭到透鏡的距離有關(guān).于是,他在如圖3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斷改變蠟燭到透鏡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jìn)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長,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小.
(3)小明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間關(guān)系的圖象,如圖4所示.由圖象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像距逐漸變大(選填“大”或“小”);當(dāng)把物體放到距凸透鏡8cm 處時,光屏上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如圖甲所示,一個底面積為75cm2的柱形物體A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15N:底面積為120cm2且足夠深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將物體A放入容器中且與容器底接觸但對容器無壓力,慢慢向容器注水,待液面穩(wěn)定后物體A上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5cm,如圖乙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2=7.5N;然后,將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8cm(忽略繩重和附在物體表面上水的重力.ρ=1.0×103kg/m3,g=10N/kg)求:
(1)物體A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體A的密度;  
(3)物體A豎直向上移動8cm前后,水對容器底壓強(qiáng)的變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如圖所示的電路,燈泡L標(biāo)有“6V“的字樣,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為20Ω,當(dāng)閉合S1,斷開S2,燈泡L恰好正常發(fā)光,電流表示數(shù)為0.2A;當(dāng)斷開S1,閉合S2,且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時,電壓表讀數(shù)為4V(假設(shè)燈絲電阻不變)求:
(1)電源電壓;
(2)R0的阻值;
(3)當(dāng)S1、S2同時閉合,且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通電5min整個電路消耗的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如圖所示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器材有:木塊A一塊、砝碼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長木板一塊和棉布一塊

(1)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A,使其在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
(2)甲實驗中,木塊A才受到的摩擦力為2N;
(3)比較甲、乙實驗,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比較乙、丙實驗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4)比較甲、丁實驗,發(fā)現(xiàn)甲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丁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明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你認(rèn)為他的結(jié)論是錯誤(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5)本實驗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