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目】某小組研究Cu與濃硝酸反應時發(fā)現(xiàn)如下現(xiàn)象:
裝置與試劑 | 現(xiàn)象 |
Cu片完全溶解,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得到綠色溶液A,該溶液長時間放置后得到藍色溶液B。反應后溶液體積幾乎不變。 |
(1)Cu與濃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
(2)甲同學猜測溶液A不是藍色而呈綠色與溶解了NO2有關,于是向溶液B中通入NO2,然后再持續(xù)通入一段時間N2,觀察到現(xiàn)象:_____,證實猜測合理。
甲同學為深入研究溶液A呈綠色的原因,查得如下資料并提出了新的假設:
假設一:A中形成了Cu(NO2)使溶液呈綠色。
為了驗證假設一的合理性,甲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
操作 | 現(xiàn)象 |
①向20.0mL0.5mol·L-1Cu(NO3)2藍色溶液中通入少量NO2氣體 | 溶液呈綠色 |
②向20.0mL水中通入與①中等量的NO2氣體 | 溶液呈無色 |
(3)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
(4)乙同學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濃硫酸,使溶液中c(H+)達約8mol·L-1,觀察到有無色氣體放出(遇空氣變?yōu)榧t棕色),溶液很快變回藍色。利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溶液變藍的原因:_____。
(5)綜合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假設一不成立。請說明理由:______。
乙同學查得如下資料并提出來另一種假設:
假設二:A中濃硝酸溶解了NO2所得黃色溶液與Cu2+的藍色復合形成的綠色。
為驗證假設二的合理性,乙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二)
操作 | 現(xiàn)象 |
①配制與溶液A的c(H+)濃度相同的HNO3溶液,取20.0mL,通入少量NO2氣體 | 溶液呈黃色 |
②加入 | 溶液變?yōu)榫G色 |
③…… | 溶液立即變回藍色 |
(6)操作②中加入的試劑為_____。
操作③進一步證明了假設二的合理性,寫出該操作:span>_____。
【答案】Cu+4H++2=Cu2++2H2O+2NO2↑ 溶液通入NO2后變綠,通入一段N2后又變藍 證明NO2溶于水時沒有顏色變化,排除這一因素在①中的干擾 加入濃硫酸后,溫度升高且c(H+)增大,HNO2分解導致c(HNO2)下降,均引起平衡HNO2+H+逆向移動,c()下降,Cu2+(藍色)+4Cu(NO2)(綠色)逆向移動,溶液顏色由綠色變?yōu)樗{色 加酸后溶液變?yōu)樗{色,說明酸性較強的溶液A中不能大量存在,因此Cu(NO2)也不能大量存在,不是溶液A呈綠色的主要原因 0.01ml molCu(NO3)2 加水稀釋
【解析】
本實驗利用Cu與濃硝酸發(fā)生反應Cu+4H++2=Cu2++2H2O+2NO2↑制取NO2時,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提出猜測并研究溶液顏色變化的原因,結(jié)合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解答相關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原理進行實驗設計。
(1)Cu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硫酸銅、NO2和H2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4H++2=Cu2++2H2O+2NO2↑;
(2)甲同學猜測溶液A不是藍色而呈綠色與溶解了NO2有關,于是向溶液B中通入NO2,溶液變成綠色,然后再持續(xù)通入一段時間N2,目的是將NO2吹出,進一步確認NO2的影響,因此通入一段時間N2后溶液又變成藍色;
(3)操作②是對比試驗,可證明NO2溶于水時沒有顏色變化,排除這一因素在①中的干擾;
(4)結(jié)合資料可知,由于加入濃硫酸后,溫度升高且c(H+)增大,HNO2分解導致c(HNO2)下降,同時產(chǎn)生無色氣體,均引起平衡HNO2+H+逆向移動,c()下降,Cu2+(藍色)+4Cu(NO2)(綠色)逆向移動,所以溶液顏色由綠色變?yōu)樗{色;
(5)根據(jù)題干信息,所用Cu和HNO3的量中HNO3過量,根據(jù)方程式可知,A存有大量HNO3,酸性很強,而加酸后溶液變?yōu)樗{色,說明酸性較強的溶液
(6)根據(jù)控制變量法,操作②中加入的試劑應與實驗一相同,即為0.01ml molCu(NO3)2;
(7)根據(jù)資料ⅳ,稀硝酸中溶有少量NO2時呈無色,因此可采用稀釋的方法。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技術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華為首款5G手機搭載了智能的7nm制程SoC麒麟980芯片,此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用于制作N95型口罩的“熔噴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的分子長鏈上無支鏈
C.國產(chǎn)飛機C919用到的氮化硅陶瓷是傳統(tǒng)有機非金屬材料
D.侯氏制堿法的工藝過程中應用了物質(zhì)溶解度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解決污染、變廢為寶,我國科研人員研究在新型納米催化劑Na-Fe3O4和HMCM-22的表面將CO2轉(zhuǎn)化為烷烴,其過程如圖。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反應I、II、III均有副產(chǎn)物H2O產(chǎn)生
B.最終產(chǎn)物X、Y屬于同系物
C.產(chǎn)物X名稱為“2—甲基丁烷”或“異戊烷”
D.產(chǎn)物X、Y都有4種一氯代物(不考慮立體異構(gòu)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應: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參加反應的HNO3和作為氧化劑的HNO3的個數(shù)比為________。
(2)若有64 g Cu被氧化,則被還原的HNO3的質(zhì)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2SO2(g) +O2(g) 2SO3(g),已知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2mol/L、0.1 mol/L、0.2 mol/L,當反應達平衡時,可能存在的數(shù)據(jù)是
A. SO2為0.4mol/L
B. SO2為 0.25mol/L
C. SO2、SO3均為0.15mol/L
D. SO3為0.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可逆反應N2+3H22NH3的正、逆反應速率可用各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的變化來表示。下列各關系中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 3v正(N2)=v正(H2)B. v正(N2)=v逆(NH3)
C. 2v正(H2)=3v逆(NH3)D. v正(N2)=3v逆(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為燃料,利用合成氣(主要成分為CO、CO2和H2)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甲醇,發(fā)生的主要反應如下:
①CO(g)+2H2(g)CH3OH(g)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
③CO2(g)+H2(g)CO(g)+H2O(g)ΔH3
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反應①中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
化學鍵 | H—H | C—O | H—O | C—H | |
E/(kJ·mol-1) | 436 | 343 | 1 076 | 465 | 413 |
由此計算ΔH1=________kJ·mol-1;已知ΔH2=-58 kJ·mol-1,則ΔH3=________kJ·mol-1。
(2)反應①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表達式為________;圖1中能正確反映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變化關系的曲線為________(填曲線標記字母),其判斷理由是________。
圖1
圖2
(3)合成氣組成n(H2)/n(CO+CO2)=2.60時,體系中的CO平衡轉(zhuǎn)化率(α)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如圖2所示。α(CO)值隨溫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中的壓強由大到小為________,其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硫酸廠產(chǎn)生的燒渣(主要含Fe2O3、FeO,還含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備FeCO3,其流程如下:
已知:“還原”時,FeS2與H2SO4不反應。
(l)“酸溶”時Fe2O3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
(2)實驗室“過濾”時所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________
(3)“還原”時生成S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4)檢驗FeCO3是否洗凈的方法是________
(5)“濾液”中的溶質(zhì)可能有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恒溫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發(fā)生可逆反應:A(s)B(g)+C(g) △H=-QkJ·mol-1(Q>0)。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到平衡,然后縮小容器體積,重新達到平衡。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兩次平衡時,C(g)的濃度相等
B. 平衡時,單位時間內(nèi):n(B)生成:n(C)消耗=1:1
C. 若開始時向容器中加入1 mol B和1 mol C,則達到平衡時吸收Q kJ熱量
D. 若再向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A,平衡不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