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類型,請根據(jù)所給的實驗材料和用具設計實驗.
(1)實驗目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類型.
(2)實驗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既能進行有氧呼吸,也能進行無氧呼吸,但產物不同.
(3)實驗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養(yǎng)液、帶橡皮塞的錐形瓶五只、彎曲玻璃管若干、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凡士林.(提示:假設酵母菌以葡萄糖作為呼吸底物)
(4)實驗方法步驟:
①將實驗材料和用具按如圖(一)、(二)安裝好.

②C瓶中加入NaOH溶液,目的是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圖(一)、(二)往AB兩瓶中分別加入等量酵母菌培養(yǎng)液,圖(一)、(二)DE兩瓶中分別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溶液渾濁程度變化情況.
(5)結果預測和結論:
若圖(一)、(二)中澄清石灰水都變渾濁且圖(一)中渾濁程度比圖(二)中大,則說明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比無氧呼吸產生的多.也可將澄清石灰水換成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
觀察溶液顏色由藍變綠,再變黃所用的時間長短.
(6)進一步探究:如果要進一步檢測酵母菌細胞呼吸產物中有無酒精,常用試劑是橙色的重鉻酸鉀.若顏色變?yōu)榛揖G色,說明有酒精產生.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是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其中裝置(一)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C瓶中是NaOH溶液,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CO2;A瓶是酵母菌培養(yǎng)液;D瓶中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因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或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目的是檢測有氧呼吸過程中CO2的產生.
裝置(二)探究的是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其中B瓶是酵母菌培養(yǎng)液;E瓶中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目的是檢測無氧呼吸過程中CO2的產生.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可用重鉻酸鉀鑒定,由橙色變成灰綠色.

解答 解:(2)酵母菌屬兼性厭氧菌,既能進行 有氧呼吸,也能進行無氧呼吸,但產物不同.
(4)根據(jù)題意可知:酵母菌應分別加到A、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應加到D、E瓶中.
(5)裝置(一)中酵母菌細胞進行有氧呼吸,其總反應式為:
裝置(二)中酵母菌細胞進行無氧呼吸,其總反應式為: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則酵母菌呼吸能產生二氧化碳,且有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無氧呼吸多,因此圖(一)、(二)中澄清石灰水都變渾濁,且圖(一)中渾濁程度比圖(二)中大.檢測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因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
(6)檢測酒精所用的試劑是酸性重鉻酸鉀溶液,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能使酒精溶液由橙色變成灰綠色.
故答案為:
(2)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4)②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           AB                  DE
③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比無氧呼吸產生的多    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         黃
(6)橙色的重鉻酸鉀                灰綠色

點評 本題結合裝置裝置圖,考查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對應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xiàn)象及實驗結論等,需要求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表示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和傳遞過程的模式圖,回答有關問題:
(1)甲圖中①-⑤代表反射弧的組成部分,其中效應器是⑤(填序號),效應器由運動神經末梢和相關的肌肉、腺體組成.
(2)若在甲圖中①處給予適宜刺激,興奮可傳至效應器引起反應,則電流表A的偏轉情況是兩次偏轉,方向相反,電流表B的偏轉情況是兩次偏轉,方向相反,若在甲圖中的④處給予適宜刺激,電流表A、B的偏轉情況分別是A不偏轉,B偏轉一次.
(3)乙圖中代表未受刺激時的膜電荷分布是①(填標號),形成此電荷分布的原因與K+離子的跨膜運輸有關.乙圖中能產生局部分電流的是②(填標號).
(4)若丙圖中釋放的③可以促進Cl-進入細胞,則會引起下一個神經細胞抑制(興奮/抑制).
(5)若在丙圖所示的⑤結構中給予某種藥物,再刺激甲圖中①,發(fā)現(xiàn)電流表B不偏轉,但發(fā)現(xiàn)丙圖⑤當中的神經遞質的量與給予藥物之前的反應相同,說明該藥物是抑制了⑦(用圖中的標號表示)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現(xiàn)有兩種細胞的特征如表,下列有關兩種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特征細胞壁核糖體核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細胞A
細胞B
A.兩種細胞的細胞壁具有相同的化學成分
B.細胞B在化石記錄中出現(xiàn)的時間比細胞A要早
C.細胞A和細胞B的呼吸作用方式可能不同,但場所是相同的
D.細胞A是原核細胞,可能是藍藻;細胞B是真核細胞,可能是植物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的過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單克隆抗體制備的技術原理有細胞膜的流動性和動物細胞增殖.
(2)從小鼠體內提取B淋巴細胞之前,需對小鼠注射特異性抗原.
(3)與原生質體誘導融合相比,誘導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的特有方法是滅活的病毒.
(4)①細胞是雜交瘤細胞.欲想篩選出①細胞,需使用選擇性培養(yǎng)基.
(5)雜交瘤細胞具有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特點.生產的單克隆抗體的優(yōu)點是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可大量制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物質中,不是組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為了研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在試管中加入了某反應底物和相對應的酶,環(huán)境及其試管中物質的溫度都保持在10℃,利用如圖裝置對試管進行緩慢的加熱,使溫度緩慢的上升.根據(jù)此實驗該同學畫出了選項中四個曲線圖,其中錯誤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由美國生物學家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于1970年正式提出真核細胞的起源--內共生起源假說.她認為,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藍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廢物”制造營養(yǎng)物質,逐漸進化為葉綠體.
(1)圖中原始真核生物與被吞噬的藍藻之間的種間關系為捕食和互利共生.
(2)據(jù)題干信息可知葉綠體中可能存在的細胞器是核糖體;葉綠體不能(能/不能)合成自身所需全部蛋白質.
(3)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藍藻為原始真核生物的線粒體提供了氧氣和有機物.原始真核生物吞噬某些生物具有選擇性是與其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糖蛋白/受體蛋白)(物質)有關.
(4)馬古利斯認為線粒體也是由真核生物吞噬某種細菌逐漸形成,試推測該種細菌的呼吸作用類型是有氧呼吸,理由是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線粒體內分解有機物需要消耗氧氣).
(5)以下能為馬古利斯的觀點提供依據(jù)的是①③④(多選,填序號).
①線粒體內含有DNA和RNA,在遺傳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②線粒體在細胞內可運動,并大量集中在代謝旺盛部位
③線粒體的外膜成分與細胞的其他內膜系統(tǒng)相似,內膜與細菌細胞膜相似
④吞噬現(xiàn)象普遍存在,如白細胞吞噬病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2015年10月,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干細胞在小鼠出生之前就已經發(fā)生了基因的初表達,出生后會形成特定類型的神經元細胞,分析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神經干細胞的基因完成表達過程需要核糖體、線粒體等多種細胞器參與
B.神經干細胞與神經細胞DNA相同,RNA的種類也相同
C.神經干細胞中存在與癌變相關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神經細胞衰老時染色質固縮,會影響細胞中基因的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Bruton綜合癥是一種先天性B細胞免疫缺陷病,在B細胞活化早期,酪氨酸蛋白激酶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B細胞不能正常形成.該病為h基因控制的單基因遺傳病,該基因和正;騂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經BclⅠ酶切后,可產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圖1,bp表示堿基對),據(jù)此可進行基因診斷.圖2為某家庭該病的遺傳系譜圖,已知Ⅰ1不攜帶該病致病基因.請回答:
(1)Bruton綜合癥的遺傳方式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
(2)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Ⅰ酶切位點消失的原因是基因中的堿基對發(fā)生了替換.
(3)Bruton綜合癥患者雖然免疫力低下,但對病毒、某些真菌等胞內寄生物仍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原因是T細胞的數(shù)量和功能仍正常.
(4)對Ⅰ2進行基因診斷,用BclⅠ完全酶切后,可出現(xiàn)的DNA片段為99bp、43bp和142bp.
(5)已知人類白化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人群中每10 000人中有1個患者.已知該家庭中Ⅱ1患Bruton綜合癥的同時患白化,而其他人的膚色均正常,則Ⅱ2兩對基因的基因型為BBXHXH或BBXHXh或BbXHXH或BbXHXh;若Ⅱ2和一正常男子婚配,生一個同時患白化病和Bruton綜合癥孩子的概率為$\frac{1}{24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