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某同學在完成“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后,設計了以下問題,請回答:
(1)圖1,在該實驗中,除了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一端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鉤碼之外,還需要的器材有BDF
A、4-6v的直流電源; B、4-6v的交流電源; C、220v的交流電源;  D、復寫紙;E、墨粉紙盤;F、毫米刻度尺
(2)關于該實驗的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C
A.打點計時器應固定在長木板上,且靠近滑輪一端
B.開始實驗時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一端
C.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小車
D.牽引小車的鉤碼個數(shù)越多越好
(3)在該的實驗中,按照實驗進行的先后順序,將下述步驟的代號填在橫線上DBFAEGC或DBAFEGC.
A.把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固定在小車后面
B.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的沒有滑輪的一端,并連好電路
C.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復前面的步驟兩次
D.把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
E.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運動
F.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邊懸掛合適的鉤碼
G.斷開電源,取出紙帶
(4)如圖3所示是該同學在實驗中打出的一條清晰的紙帶,圖上的點是他在紙帶上每5個計時點選取的計數(shù)點,并測得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請計算打下1、2、3、4、5各點時的瞬時速度,并填在數(shù)據(jù)表格中,打下0點開始計時,電源頻率為f=50Hz.(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t/s0.10.20.30.40.5
V/(m/s)
(5)根據(jù)第(4)問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如圖2的坐標紙上畫出小車運動的v-t圖線,并求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0.65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分析 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的實驗,所需的實驗器材應該從實驗的過程和步驟去考慮.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應聯(lián)系實際做實驗的過程,結合注意事項: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運動,斷開電源由此可正確解答;
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應聯(lián)系實際做實驗的過程,結合注意事項: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運動,斷開電源;選出合適的順序.
根據(jù)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3、5的瞬時速度.
根據(jù)各點的速度作出速度時間圖線.
速度時間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據(jù)圖線的斜率求出小車的加速度.

解答 解:(1)除了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一端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鉤碼之外,還需要的器材有4-6v的交流電源,還必須用到刻度尺測量點與點間距,從而求得瞬時速度大;同時需要復寫紙;
故選:BDF;
(2)A、打點計時器應固定在長木板上,在固定滑輪的另一端,故A錯誤;
B、為了在紙帶打更多的點,開始實驗時小車應放在靠近打點計時器一端,故B正確;
C、打點計時器在使用時,為了使打點穩(wěn)定,同時為了提高紙帶的利用率,使盡量多的點打在紙帶上,要應先接通電源,再放開紙帶,故C正確;
D、鉤碼個數(shù)應適當,鉤碼個數(shù)少,打的點很密;鉤碼個數(shù)多,打的點少,都會帶來實驗誤差,故D錯誤.
故選:BC;
(3)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應先把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然后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的沒有滑輪的一端,并連好電路,再把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固定在小車后面,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邊吊著合適的鉤碼,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運動,斷開電源,取出紙帶,最后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做兩次.
根據(jù)上面的過程可知步驟為:DBFAEGC或DBAFEGC;
(4)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所以有:
v1=$\frac{{x}_{1}+{x}_{2}}{2T}$=$\frac{7.05+7.68}{0.2}$×10-2 m/s=0.74 m/s
v2=$\frac{{x}_{2}+{x}_{3}}{2T}$=$\frac{7.68+8.33}{0.2}$×10-2 m/s=0.80 m/s
v3=$\frac{{x}_{24}}{2T}$=$\frac{{x}_{3}+{x}_{4}}{2T}$=$\frac{8.33+8.95}{0.2}$×10-2 m/s=0.86 m/s
v5=$\frac{{x}_{46}}{2T}$=$\frac{{x}_{5}+{x}_{6}}{2T}$=$\frac{9.61+10.26}{0.2}$×10-2 m/s=0.99m/s
利用描點法可畫出速度-時間圖象:

(5)在v-t圖象中,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所以有:
a=$\frac{△v}{△t}$=$\frac{1.00-0.70}{0.50-0.04}$ m/s2=0.65 m/s2;
故答案為:(1)BDF;   (2)BC;    (3)DBFAEGC或DBAFEGC;
(4)

t/s0.10.20.30.40.5
V/(m/s)0.740.800.860.930.99
(5)0.60~0.64.

點評 對于實驗器材的選取一是根據(jù)實驗目的進行,二是要進行動手實驗,體會每種器材的作用;考查了有關紙帶處理的基本知識,平時要加強基礎實驗的實際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和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要注意單位的換算和有效數(shù)字的保留;同時注意利用圖象來解決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電燈吊在天花板上.下面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燈對懸線的拉力與燈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燈對懸線的拉力與懸線對燈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燈受到的重力與懸線對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燈受到的重力與懸線對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風洞是進行空氣動力學實驗的一種重要設備,某興趣小組對一款飛機模型進行性能實驗,如圖所示.其中AB代表飛機模型的截面,OL為一端固定在飛機模型上的輕質牽引繩.已知飛機模型重為G,風向水平,當牽引繩水平時,飛機模型恰好靜止在空中,此時飛機模型截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則牽引繩上的張力大小為(  )
A.$\frac{G}{cosθ}$B.GtanθC.$\frac{G}{tanθ}$D.G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在兩等量異種點電荷的電場中,MN為兩電荷連線的中垂線,a、b、c三點所在直線平行于兩電荷的連線,且a與c關于MN對稱,b點位于MN上,d點位于兩電荷的連線上.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b點場強小于d點場強
B.a點c兩點的場強相同
C.a、b兩點的電勢差等于b、c兩點間的電勢差
D.點電荷+q在a點的電勢能小于在c點的電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同學采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探究動能定理”.小車處于準備釋放狀態(tài),該實驗裝置不恰當?shù)牡胤接校?br />(1)小車離打點計時器太遠; 
(2)定滑輪與小車之間的細線如果不與木板平行;
 (3)木板右側應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為用來冶煉合金鋼的冶煉爐,爐外有線圈,將金屬材料至于冶煉爐中,當線圈中通過電流時用感應加熱的方法使爐內金屬發(fā)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線圈中通以恒定電流,金屬材料中也能產生感應電流
B.線圈中通以交流電,在金屬材料中產生感應電流
C.感應加熱是利用金屬材料中的渦流冶煉金屬的
D.感應加熱是利用線圈電阻產生的焦耳熱冶煉金屬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小球A、B質量均為m,初始帶電量均為+q,都用長L的絕緣細線掛在絕緣的豎直墻上O點,A球緊靠絕緣的墻壁且其懸線剛好豎直,B球懸線偏離豎直方向θ角而靜止,如果保持B球的電量不變,使A球的電量緩慢減小,當兩球間距緩慢變?yōu)樵瓉淼?\frac{1}{3}$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小球A受到細線的拉力大小不變B.小球B受到細線的拉力變小
C.兩球之間的庫侖力大小不變D.小球A的電量減小為原來的$\frac{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關于電場和電場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電場可以疊加,因此電場線可以在空中相交
B.由公式E=$\frac{F}{q}$可知,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E與試探電荷q在電場中該點所受的電場力F成正比,與試探電荷q的電荷量成反比
C.用電場線描述電場時,電場線越密集的地方,場強越大
D.用電場線描述電場時,有電場線通過的點場強不為零,沒有電場線的區(qū)域場強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 如圖所示,兩位雜技演員(均視為質點)在進行雜技表演,男演員乘秋千從水平位置A點由靜止出發(fā)繞O點下擺.當他向右擺到最低點B時,恰好與在右方平臺末端以v=2.5m/s速度水平跳出的女演員相遇,且在極短時間內將女演員接住,然后一起繞O點擺動.已知男、女演員質量之比m1:m2=3:2,秋千的質量不計,擺長l=5m,g=l0m/s2,求:
(1)男演員擺到最低點的速度;
(2)兩位演員一起運動時所能到達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