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分)乙烯具有促進果實成熟的作用,還是合成纖維、橡膠、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無色,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化學式為C2H4,容易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與空氣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
(l)請根據(jù)所給乙烯的化學式,寫出其表示意義(寫出兩點即可):
①
②
(2)寫出乙烯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3)根據(jù)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在生產(chǎn)、運輸、貯存乙烯時應注意 。
[解析]:(1)化學式通常表示一種物質(zhì),物質(zhì)的組成元素,一個分子,分子的構成等意義。(2)乙烯燃燒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所以反應物是乙烯和氧氣充分燃燒的生成物為二氧化碳和水。(3)由于乙烯具有可燃性,屬于易燃物和易爆物,所以在生產(chǎn)、運輸、貯存時應注意嚴禁煙火、盛裝容器要牢固、密封防泄漏等方面。
答案:(1)①表示乙烯這種物質(zhì);②表示乙烯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③表示一個乙烯分子;④表示乙烯分子是由碳、氫兩種原子構成的;⑤表示一個乙烯分子是由2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的(1方面意義1分,共2分。以上5方面意義任意答出2方面即可得滿分)
(2)C2H4 + 3O2 點燃 2CO2 + 2H2O
(3)嚴禁煙火
8.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所選用的試劑及反應類型均正確的是
選項 |
物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
試劑 |
反應類型 |
A |
H2O(H2O2) |
足量MnO2 |
分解反應 |
B |
Ca(OH)2 (CaO) |
適量稀鹽酸 |
化合反應 |
C |
CO2 (CO) |
足量CuO |
置換反應 |
D |
CuO (Cu) |
足量O2 |
復分解反應 |
[解析]:選A。MnO2催化分解H2O2放出氧氣同時生成水,且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故A對。B項中Ca(OH)2 、CaO都與稀鹽酸反應無法除雜;C項中除去CO2中的CO應將混合氣通過灼熱的氧化銅,但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的類型不屬于置換反應;D項中除去CuO 中的Cu應通入氧氣并加熱,反應類型不是復分解反應而是化合反應。
7.某學生為了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五個實驗:①將Zn、Cu分別放入稀鹽酸中; ②將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將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將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將Zn放入AgNO3溶液中。下列實驗組合不能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解析]:選D。操作①可以驗證Zn>Cu,操作②可以驗證Ag< Cu,操作③可以驗證Cu>Ag,操作④可以驗證Cu<Zn,操作⑤可以驗證Zn>Ag。操作①⑤只能驗證鋅比銅和銀都活潑,但沒有比較銅和銀所以D項無法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
6.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某同學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pH試紙上,測定其pH
B.服用適量的氫氧化鈉治療胃酸過多
C.生活污水不經(jīng)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D.為使農(nóng)作物高產(chǎn),鼓勵農(nóng)民大量施用化肥和農(nóng)藥
[解析]:選A。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能用來治療胃酸過多;生活污水如果不經(jīng)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會造成水污染;大量施用農(nóng)藥和化肥會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應適量施用。所以選A。
5.右圖為固體物質(zhì)X、Y的溶解度曲線。在溫度為t2℃時分別把質(zhì)量為a g的X、Y放入100 g水中,下表為對溶液狀態(tài)的判斷以及使不飽和溶液達到飽和采取的措施。其中正確的是
|
狀態(tài) |
措施 |
A |
X為飽和溶液,Y為不飽和溶液 |
給Y溶液加熱蒸發(fā)適量的水 |
B |
X為不飽和溶液,Y為飽和溶液 |
向X溶液加入固體X至有晶體殘留 |
C |
X、Y都是飽和溶液。 |
|
D |
X、Y都是不飽和溶液。 |
把X溶液溫度降低至t1℃,給Y溶液加熱蒸發(fā)適量的水 |
[解析]:選B。根據(jù)圖像知:t2℃時物質(zhì)X的溶解度大于ag,物質(zhì)Y的溶解度小于ag,所以分別得到不飽和的X溶液和飽和的Y溶液。不飽和溶液可以通過加溶質(zhì)使其變?yōu)轱柡�,故選B。
4.今年年初以來,雙匯“瘦肉精”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在大量食用喂食“瘦肉精”的豬肉后會出現(xiàn)手腳發(fā)麻、心率加快、嘔吐等癥狀。有一種“瘦肉精”學名叫鹽酸克倫特羅,化學式是C12H18Cl2N2O。下列對于“瘦肉精”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該物質(zhì)是由碳、氫、氯、氮和氧五種元素組成的
B.每個鹽酸克倫特羅分子中含有18個氫原子
C.鹽酸克倫特羅分子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18
D.鹽酸克倫特羅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77
[解析]:選C。鹽酸克倫特羅分子中碳、氫兩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2∶18,質(zhì)量比為8:1。
3.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關系密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因為煤在燃燒時可能產(chǎn)生一氧化碳,所以冬天用煤取暖時要注意室內(nèi)通風
B.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所以用墨書寫的文字可以長時間保存
C.因為甲醛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產(chǎn)品
D.因為兒童缺少鈣元素時會得佝僂病,所以應通過進食奶類、豆類加以補充
[解析]:選C。由于一氧化碳易引起煤氣中毒,所以要注意室內(nèi)通風;奶類及豆類食品中富含鈣元素可以補鈣;甲醛雖然具有防腐作用,但是殘留在水產(chǎn)品中的甲醛會與人體蛋白質(zhì)反應,破壞蛋白質(zhì)的結構,使其變質(zhì)。所以不能用來浸泡水產(chǎn)品。故選C。
2.下列實驗儀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熱的是
[解析]:選B。燒杯底面積較大需墊石棉網(wǎng)加熱,不能直接加熱;廣口瓶或集氣瓶及量筒不能用來加熱。試管可以直接加熱所以選B。
1.下列敘述中沒有化學變化的是
A.小煤窯發(fā)生瓦斯(主要成分為甲烷)爆炸 B.涂在墻上的熟石灰逐漸變硬
C.煤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雨 D.舞臺上用干冰制造“云霧”
[解析]:選D。瓦斯爆炸是甲烷與氧氣劇烈的氧化反應;熟石灰變硬是因為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堅硬的碳酸鈣的緣故;二氧化硫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發(fā)生了化學變化;干冰升華吸收熱量使周圍空氣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滴出現(xiàn)雨霧現(xiàn)象。物質(zhì)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所以選D。
28.(9分)某公司生產(chǎn)出的純堿產(chǎn)品中經(jīng)檢測只含有氯化鈉雜質(zhì)。為測定產(chǎn)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20℃時,稱取該產(chǎn)品樣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質(zhì)量稀鹽酸的燒杯中,碳酸鈉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氣體完全逸出,得到不飽和NaCl溶液。反應過程用精密儀器測得燒杯內(nèi)混合物的質(zhì)量(m)與反應時間(t)關系如下圖所示。
求:(1)生成CO2的質(zhì)量。
(2)該純堿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3)根據(jù)條件,此題還可求算出下列中的 (只填字母標號,不計算,可多選)。
A.該純堿樣品中Na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 B.反應所用稀鹽酸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C.反應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 D.反應生成水的質(zhì)量。
二〇一一年日照市初中學業(yè)考試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