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5463  5471  5477  5481  5487  5489  5493  5499  5501  5507  5513  5517  5519  5523  5529  5531  5537  5541  5543  5547  5549  5553  5555  5557  5558  5559  5561  5562  5563  5565  5567  5571  5573  5577  5579  5583  5589  5591  5597  5601  5603  5607  5613  5619  5621  5627  5631  5633  5639  5643  5649  5657  447348 

2.C 解析:C2H2 、CO2  是直線型分子;C6H6是平面型分子,12個原子共平面;NH3是三角錐型分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試題詳情

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處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C2H2    B.  CO2    C.  NH3    D.C6H6

試題詳情

1.C解析:烯烴含有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成反應,能和酸性KMnO4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使之褪色;很難發(fā)生取代反應。

試題詳情

1.烯烴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有(   )

A.能使溴水褪色   B.加成反應   C.取代反應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試題詳情

22.(1)0.125   0.30   0.100   5∶12∶4  (2)可以   因為該實驗式中H原子個數(shù)已達飽和  (3)C(CH2OH)4

解析:n(CO2)==0.125 mol

剩余O2n(O2)=5.00 L-0.56 L-2.80 L=1.64 L

則反應O2為:5 L-1.64 L=3.36 L

由質量守恒可得m(H2O)=3.4 g+×32 g·mol-1-0.125 mol×44 g·mol-1=2.7 g

n(H2O)==0.15 mol

n(H)=0.3 mol

醇中含O:=0.1 mol,

N(C)∶N(H)∶N(O)=0.125∶0.3∶0.1=5∶12∶4。

本資料由《七彩教育網(wǎng)》 提供!

試題詳情

21.(1)(2)(3)取代(或水解) (4)消去  (5)224

解析:由題意知,烷烴中有3類氫原子,根據(jù)C的結構簡式可以推出B、D的分子式為C6H13Cl,根據(jù)轉變關系知G是醛,則F為 ,B為,然后逐一求解。1.6gH物質的量為0.001mol,會生成CO2 氣體0.001mol,體積為224mL。

22(9分).取3.40 g只含羥基不含其他官能團的液態(tài)飽和多元醇,置于5.00 L氧中,點燃使醇完全燃燒。反應后氣體體積減少0.56 L。將氣體經(jīng)CaO吸收,體積又減少2.80 L(所有體積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

(1)3.40 g醇中C、H、O物質的量分別為C_______mol,H________mol,O________mol;該醇中C、H、O的原子數(shù)之比為____________。

(2)由以上比值能否確定該醇的分子式?______ 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將該醇的任意一個羥基換成一個鹵原子,所得到的鹵代物都只有一種,試寫出該飽和多元醇的結構簡式。

試題詳情

21.(6分)烷烴A只可能有三種一氯取代產(chǎn)物B、C、D,C的結構簡式是,B和D分別與強堿的醇溶液共熱,都只能得到有機化合物E。以上反應及B的進一步反應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

(1)A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2)H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

(3)B轉變?yōu)镕的反應屬于________反應(填反應類型名稱)。(4)B轉變?yōu)镋的反應屬于________反應(填反應類型名稱)。(5)1.6 g H與足量的NaHCO3作用,標準狀況下可得CO2的體積是________ mL。

試題詳情

20.Ⅰ.操作麻煩、乙醇轉化率低(其它合理答案均可)(2分)

Ⅱ.(1)使生成乙醇蒸氣的速率加快(1分)

(2)①放熱  (1分)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分)

②控制甲中單位時間內(nèi)的氣泡數(shù)  帶走過多熱量,難以保證反應所需溫度  反應放熱太少,不能達到反應所需溫度  (3分)

(3) b   a   (2分)    冰水  (1分)

解析:該實驗目的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并制取乙醛”,第一步是產(chǎn)生乙醇蒸汽,所以水浴加熱的目的是產(chǎn)生足量的乙醇蒸汽,根據(jù)題中信息“銅絲能長時間保持紅熱直到實驗結束”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該反應的一個關鍵是要保持適當溫度使乙醇轉化為較多的乙醛,因此要控制氣體速率。因乙醛易溶于水,所以用水吸收要注意防倒吸;乙醛易揮發(fā),若用直接冷卻法,為保證冷卻效果,可以用冰水降低溫度。

試題詳情

20.(12分)Ⅰ.中學課本中介紹了如下實驗:把一端彎成螺旋狀的銅絲放在酒精燈外焰加熱,待銅絲表面變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約2 mL乙醇的試管里,反復操作幾次。

請你評價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寫出兩點)。

                                     

Ⅱ.某課外活動小組利用下圖裝置進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并制取乙醛,圖中鐵架臺等裝置已略去,粗黑線表示乳膠管。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p>

 

(1)甲裝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2)實驗時,先加熱玻璃管乙中的鍍銀銅絲,約1分鐘后鼓入空氣,此時銅絲即呈紅熱狀態(tài)。若把酒精燈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氣速度,銅絲能長時間保持紅熱直到實驗結束。

①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是__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控制鼓氣速度的方法是                  ,若鼓氣速度過快則會             ,若鼓氣速度過慢則會          

(3)若試管丁中用水吸收產(chǎn)物,則要在導管乙、丙之間接上戊裝置,其連接方法是(填戊裝置中導管代號):乙接    、_______接丙;若產(chǎn)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卻,應將試管丁浸在 _____    中。

試題詳情

19.苯  乙醛  乙醇  己烯  苯酚  乙酸  甲苯

解析: 由①可知:A、D、G可能是苯、甲苯和己烯,不可能為苯酚,因為所取有機物為少量。

由②可知:D應是己烯,因烯烴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由③④可知:G為甲苯,而A則為苯。

由⑤可知:B中含有-CHO,所以B是乙醛。由⑥可知:F是乙酸,因只有乙酸可與Na2CO3反應,而放出CO2氣體。

由⑦⑧可知:E為苯酚,因苯酚遇FeCl3溶液而呈紫色,C則為乙醇。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